摘要:線上線下之爭由來已久,許多商家試圖“二選一”。然而,在可得眼鏡網看來,線上線下其實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通過開啟O2O模式,可得眼鏡網打通了線上線下的用戶通道,培育了一個良性的“電店”生態系統,從而為其長久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整個大零售市場所占的份額達到50%,我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到他給我一個億。”2012年,王健林和馬云之間的“億元賭約”將“線上or線下”這個問題,推向了輿論的巔峰,并掀起一次對商業模式選擇的深度思考。
事實上,線上線下之爭在中國商務市場由來已久,行業分析人士對這樣的爭論顯得樂此不疲,而不少商家對于可能會面臨的“二選一”則毫無頭緒。然而作為一家專業眼鏡電商網站,可得眼鏡網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卻以實踐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另一種可能。
電商網站頻遭成長“瓶頸” 可得眼鏡網獨善其身
可得眼鏡網的成長史,被看成是垂直電商的一個范本。2007年,時值傳統眼鏡門店疲軟之勢凸 顯,而綜合電商網站又難以涉足眼鏡類產品。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可得眼鏡網應運而生,將目光牢牢鎖定在眼鏡產品上,成為國內首家獲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 可證》的網上眼鏡商城,并迅速占領了市場。時至今日,可得眼鏡網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網上眼鏡商城,連續六年保持眼鏡網絡銷量第一。
站在了頂峰的可得眼鏡網,并沒有停下腳步休息的打算,而市場也不允許它停下。不管是綜合電商網 站,還是垂直電商網站,在經歷一個“跑馬圈地”式擴張期之后,往往都會遭遇來自線上的瓶頸。僅僅依靠互聯網紅利生長的商業模式,已經不足以維持它們的長期 發展,一些電商網站甚至就在這個階段倒下去了,再也沒能站起來。
高速發展著的可得眼鏡網,同樣有可能遇到這樣的困局。難能可貴的是,可得眼鏡網此時再次顯示出了電商企業的睿智,不僅成功避免了陷入泥潭,而且還實現了更上一層樓。
另一種可能:“電店”生態激發線上線下互補共贏
在可得眼鏡網的實踐中,線上線下并非不可調和的對手,反而是可以共生共贏的“好搭檔”。因為從 消費者體驗來看,單純的線上渠道交互性不強,用戶和商家之間缺乏面對面接觸與交流的機會,而這恰恰是傳統門店的優勢所在。可得眼鏡網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將 其付諸實踐,率先開啟了網上眼鏡商城的O2O模式。
(國內最大的網上眼鏡商城可得眼鏡網及其線下實體店)
2012年9月,可得眼鏡網位于上海的第一家門店開門營業,后續包括桂林、長風及蕪湖門店在內的其他多家門店也相繼開業。由此,可得眼鏡網的用戶有了購鏡雙通道,既可以線下體驗、線上下單、送貨到家,也可以線上下單、線下體驗、線下自提,從而更容易買到自己的心儀商品。
通過對這種“電店”模式的細心經營,可得眼鏡網成功打通了用戶在線上線下自由流轉的通道;同時 還打破了用戶與電商網站之間,原本只能依靠冰冷的物流快遞來維持關系的狀況,而這也不是一個“親”字所能替代的。言而總之,“電店”模式下,網店優勢和門 店優勢可以相互結合,實現線上線下資源互補,從而形成一個圍繞可得眼鏡網平臺的購鏡生態系統,這也將是可得眼鏡網在未來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