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侯杰的構想里,無論是健康行業的第一品牌,還是未來上市和五百強之夢,都是以更好地回報社會為終極目的。
在侯杰的人生道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百萬伏高壓通電裝置“白壽”的研發者原敏之先生。這位天性酷愛機械,為了母親的身體健康而放棄喜歡的機械專業而改學醫的領路人,以將白壽健康法傳播到每個家庭為使命。正是他,讓選擇放棄高薪優職的侯杰,在1998年確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使命
1998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二十個年頭。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帶來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有一些消極的伴生現象讓人擔憂。粗放經濟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環境。那時候的侯杰,或許還沒有意識到一個健康產業的藍海即將被開辟,但在他的意識里已經有了為改善人們的健康而盡一份力的想法。
事實上,1998年時的侯杰,已經是一家三星級酒店的總經理,對于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工作成績可以用出色來形容?;蛟S在外人眼中,侯杰從1998年8月8日成立沈陽瑞齊寧公司,代理醫療器械、藥品和健康食品作為創業的起點,是一種“很傻”的行為。但在一個個人發展前景優越的職位上急流勇退,轉而投入行業標準尚模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行業,就不能簡單的用勇氣來解釋了。
時間回溯到民國初期盧作孚創辦民生公司時候的理念,或許可以部分明了侯杰的追求。“民生公司的最后意義絕不是幫助自身,而是幫助社會;個人為事業服務,事業為社會服務;個人的工作是超報酬的,事業的任務是超利潤的;忠實地做事,誠懇地對人。”企業無分大小和先后,在價值追求的道路上,侯杰和盧作孚似乎是走在一條并行不悖的道路上。在侯杰的回憶中,也不斷捫心自問自己為什么創業,而答案永遠都是一個,“以最短的時間使更多的人健康,并且成為中國健康產業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員”。
事實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醫療器械的市場競爭不可謂不激烈。在這個行業脫穎而出,難度不亞于在任何一個競爭領域。思考侯杰對他所堅守事業的理由,似乎并不復雜:做正確的事,哪怕道路曲折。
用句廣告語來形容,醫療器械的銷售自然是“別看廣告,看療效”。侯杰采用的正是體驗式營銷和口碑營銷。
在侯杰經營的店面里,“白壽”、“MOVAS”、“益康源”等高壓電位治療儀和醫療器械都是擺在店里,供顧客免費體驗。但這樣做有一個問題就是,盡管顧客盈門,但真正購買產品的顧客屈指可數。在侯杰看來,這并不是什么虛假繁榮,而是一種長遠的口碑投資,不是廣告所能換得來的。
事實上,侯杰有好幾次因為店面沒有利潤甚至虧損而導致無法繼續經營的狀況。免費體驗而產生的各種成本,壓得這位年輕的創業者有些喘不過氣。
“一個企業家的成功與否,物質財富只是表象,社會責任感才是衡量的標桿。”店里絡繹不絕的治療者在使用產品后的滿意表情,給了侯杰繼續堅持的理由。
這個行業肯定不是最賺錢的行業,而且天天和老年多病的老人打交道,“70后”的侯杰卻能做到樂此不疲,這是他們這一代創業者難能可貴的品質。
“貢獻產生價值,財富源于布施”。侯杰現在從事的這份事業和修行結合在一起,讓患者的健康得到改善,這就是在傳遞愛,在積德行善。有三個領路人指引著他的人生。
師者
如果說侯杰選擇醫療器械這個行業,主要是歸因于原敏之的話,那么他的正確經營管理理念和在企業經營中所體現的頓悟則要歸因于另兩位老師。
2005年,侯杰結識了一位藏傳佛教的秘法老師莫扎法王,這位84歲高齡的一代宗師,不僅秉性慈善,法行高潔,潛心修法,通曉三藏;而且平易近人,簡單、幽默以及予人溫暖的感覺。侯杰從這位法師身上感受到了與世無爭充滿溫馨、慈悲、智慧和力量,領略到了佛法的真諦,讓佛法融入事業和生活。侯杰對記者表示,他現在的飲食節制,以及變身為一個純粹的素食主義者,皆因這位84歲的老師。
那么,在修身上已經有所超脫的侯杰,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又是取法于誰呢?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在各種的管理學說和思潮紛涌的今天,侯杰最為推崇的是稻盛和夫。
“稻盛經營哲學獨秀于林,無論是京瓷跨越半個世紀的成功,還是日航的600天扭虧為盈,都只是表面現象。背后的深刻本質是公司上下在稻盛和夫的引領之下,對‘作為人,何為正確’這一命題的不斷認知、思索和踐行。”
侯杰不吝于對這位世界管理大師的贊美,他的敬天愛人、克己復禮、努力奮斗、誠實良善都是這位后來者學習的榜樣,并且身體力行地傳播他的經營管理理念。2010年,北京盛和塾企業經營研究中心成立,侯杰就是發起人之一。這個研究中心以將 “稻盛和夫”的經營人生、經營企業的哲學,傳授給眾多的中小企業和千千萬萬的個人為目的,希望幫助中國企業家快速崛起,做到基業長青,實現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價值。
企業經營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對各種事情作出判斷。此時如果放任自己,人就會不以善惡,而以得失來作出判斷??紤]得失,屬于本能,就是憑算計損益,自己賺還是不賺,由此作出判斷。不僅如此,還有感情用事,以自己是否受到侮辱來作出判斷,或者以無謂的虛榮心來作出判斷。要以一顆善良之心作判斷,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否則就很難做到。
歸根到底,就是“提高心性,拓展經營”。如果想拓展經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經營者自身的心性。然后,在提高自己心性的同時,也努力使周圍員工的心性得到提高。如此結果便不言自明。不僅對,而且一定會取得成功,而且這種繁榮就能夠長久地維持下去。 “提高心性”不僅于企業經營,而且對于我們整個人生都非常重要,甚至“提高心性”本身就應該是“人生的目的”。
愿景
經過近二十年的奮斗,侯杰的健康產業愿景已經初具規模。
2006年,成立了北京瑞齊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總部正式遷入北京。
2007年,瑞齊寧與世界第一品牌日本白壽生科學研究所株式會社達成了聯合推廣日本“白壽”高壓電位治療儀的戰略合作協議。
2008年成立瑞齊寧醫學研究院,并擔任院長,這是一所集健康培訓、保健常識推廣、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綜合性醫學研究和服務的機構。是全國首家健康產業培訓學院。
2009年被授予“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理事”,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做慈善,不僅捐佛像、蓋寺院;還在廣東收養孤兒,贊助孩子上學。
2010年成立香港健康道投資有限公司。
2010年獲得中國紅十字會頒發的“人道勛章獎”。
2011年,北京瑞齊寧研究院榮獲中國老年保健事業突出貢獻獎。
簡單地羅列這位奮斗者的創業足跡,難免掛一漏萬。如今,瑞齊寧在中國已經開設了400余家店面,侯杰和他的1400多名員工在體驗店里為千家萬戶服務,幫助家庭成員獲得健康、幸福和希望。回望1998年那次放棄與抉擇,怎么說都是值得的。在侯杰的奮斗道路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他的存在而受惠,重拾健康。
在侯杰的規劃中,瑞齊寧的目標是做中國健康行業的第一品牌,成為一個良性發展的上市公司,再進入世界五百強,以更好地回報社會。
作為一個再出發的創業者,侯杰仍然任重而道遠。這位見賢思齊的后來者,無時無刻不踐行在他三位師者所指示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