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近日,剛出爐的新華網中秋節味道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年輕人喜愛非傳統月餅。近幾年來,隨著市面上月餅材質、工藝的不斷創新改良,以法式月餅、冰淇淋月餅為代表的非傳統月餅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也讓中秋這個傳統佳節,多了幾分非傳統的浪漫情調!
味覺疲勞 不愿為傳統月餅買單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 “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月餅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物。后來人們逐漸將中秋賞月與吃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闔家團圓。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京式、廣式、蘇式、徽式等類型的傳統月餅開始望而卻步,一成不變的口味引起消費者的味覺疲勞,不愿再為傳統月餅買單!而“中秋吃月餅”這種長久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卻讓消費者對月餅始終充滿向往!因此,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月餅也開始耍花樣。
月餅大戰中秋 非傳統成食尚代名詞
距中秋佳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各品牌月餅已大量面市,以傳統月餅與非傳統月餅為代表的各種品類月餅紛紛搶灘月餅市場,看來兩大陣營的月餅口味大比拼在所難免。而相對于傳統月餅單純從形態和主題上的“換湯不換藥”創新模式,非傳統月餅在原料和口感上的“由內而外”創新改良反而更能抓住年輕人的味蕾。
記者從市面上了解到,面對琳瑯滿目、包裝精美、口味各異的月餅,消費者對于月餅的選購,無論是自己享用,還是饋贈親友,選擇非傳統月餅的比重都在不斷加大,而年輕人作為社會的主力軍,勇于創新,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緊跟時代潮流步伐。如今的非傳統月餅,對于他們來說已儼然成為一種食尚代名詞,給他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的味覺享受和嘗鮮體驗。由此看出,年輕一代對于中國習俗的傳承不減,而非傳統月餅已成為年輕人對于中秋文化詮釋的一種新食尚。
非傳統成主流 打造中秋月餅新食尚
那非傳統月餅的革新究竟體現在何處呢?以味多美為首推的法式月餅,其創意就在于將中國月餅的傳統文化與法式糕點工藝相結合,制成的有別于傳統月餅的月餅新品類。而“冰淇淋月餅”這一創意也絲毫不復雜,將冰淇淋做成月餅狀,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月餅冰淇淋。
以法式月餅、冰淇淋月餅為代表的非傳統月餅,如味多美法式月餅,告訴我們任何工藝都可以用在月餅的制作上。而哈根達斯冰淇淋,則告訴我們什么原料都可以做成月餅。非傳統月餅的不斷出新創造了月餅品類中的藍海!
看來,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不改,月餅品類卻在不斷的改良創新中得到了豐富,不論是法式月餅還是冰淇淋月餅,都保留了”國人吃月餅”這一文化,又滿足了年輕人對食尚潮流的追求,因此法式月餅等非傳統月餅必將成為日后月餅消費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