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視曝出實話實說前主持崔永元的辭職消息。許多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業界也引發了一場崔永元離開央視的原因大揣測。其中一條最貼近現實的猜測如下:崔永元自1996年主持《實話實說》欄目以來,就如同這個欄目的名稱一般,養成了敢對時政做出自己大膽評論的習慣,與此同時,也敢于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和見解,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和行為進行批評指正。
在今年兩會被媒體問及“您對國內食品安全有信心嗎”的問題時,崔永元就誠實而幽默地表示:“我沒信心,要是有信心的話,大家就不會到香港去買奶粉了。”另外,在去年八月崔永元公益基金會于湖南開展的鄉村教師培訓項目中,湖南省教育廳“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的漠然態度更是讓關愛祖國下一代的崔永元心生憤怒,評價道“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如此兩個實例,即反映出崔永元對”花朵們“的關心和愛護。在這一點上,長安校車和他的初衷是一致的。
近幾年來,校車頻出交通事故,校車的安全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聚焦。由于多起校車事故中的傷亡慘重,甚至有專業人士呼吁要通過立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在交通事故中,人為的因素很重要,這點是不可否認的,可是,校車的質量問題,也是一大根本影響因素。
一輛輛撞得七零八碎的校車殘骸幾乎讓人無法直視,面包、中巴、輕客甚至三輪的車身還是依稀可辨。央視《新聞1+1》欄目主持白巖松曾憤慨地指出“不是所有接送孩子的車輛都叫校車“,許多不規范的車輛成為了校車事故幕后推手。
作為一名中國校車的普及者,長安校車對校車的研發銷售起步于2005年,是國內第一家對校車進行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時間積淀讓它的銷量一直在國內遙遙領先。
數年來,長安校車始終秉承著“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生產理念,從外觀標識、警示燈到安全門窗、安全帶、安全座椅、逃生通道,再到應急藥箱、阻燃內飾、專人照管等,長安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來打造安全系數極高的高質量校車。多次事故試驗表明,長安校車的抗壓、防側翻能力遠超國家安全標準,進一步提高了車輛的安全系數,讓家長們更加放心,也讓祖國人民更加安心。
除此之外,長安校車結合使用時間段和使用人群,在成本、油耗和故障率這些用戶極為關心的問題上潛心研究,終尋得一種更加節油、可靠且維修起來方便的車輛匹配方案。在未來,長安校車還將繼續發揮大集團的研發優勢,會更加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求,力求為祖國關心愛護的下一代們打造更加舒適和優質的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