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杉杉作為中國服裝的龍頭企業,引領中國服裝業的產業方向。杉杉自創立之日起,就立志“創中國西服第一名牌”,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在中國服裝界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品牌發展戰略,開始著力打造杉杉品牌。杉杉率先于中國服裝業中推出“名牌戰略”、“設計師品牌”、“無形資產運作”、“多品牌、國際化”等先進的產業理念和實踐,同時也是第一個實行集團化運作、股份制改造、上市和成為國家扶植的520家重點企業以及“中國500強”企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對能源的需求增加,常規的化石能源供應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家對新能源的開發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在這樣大好的宏觀條件下,很多的企業家開始關注新能源市場,希望提前在新的領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杉杉集團的董事長鄭永剛決定讓杉杉也參與到這個隊伍中,跨行業發展,希望在鋰電池領域有所突破。
從服裝行業起家的杉杉集團,走過22年后,據最新的資料顯示,已在全國形成跨地域、跨行業的102家下屬企業。2010年,杉杉集團銷售額達142億元,資產總額逾169億元,業務涉及時尚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投資、園區開發、國際貿易、文化產業六大板塊,旗下擁有杉杉股份和中科英華兩家上市公司。
準確而言,杉杉打造中國式商社的雛形源于2009年2月,彼時,杉杉集團出售28%股權給伊藤忠。
而今,杉杉亦希望借助伊藤忠的提攜向綜合商社轉型。
在與以三井、伊藤忠為代表的日本綜合商社的合作中,鄭永剛發現其大致運營特征,一方面促成貿易,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搜集情報、分工協作,創建新的公司,進入新的業務領域。
因此,鄭永剛亦萌發了打造中國式商社的想法。
在與日本商社的比較上,鄭永剛發現,日本的綜合商社沒有實體、只做投資、貿易和各種中介業務,而杉杉則經營著兩大“實體業務”———服裝和鋰電池材料。未來希望以大產業為基礎,以投資為手段,之后形成有著雄厚實業基礎、廣泛貿易網絡和多元投資業務等中國特色的“綜合商社”。對于“多元化”與“專業化”的爭論,他給出的答案是“投資多元化、經營專業化”。“我早已退居幕后,只做決策、用人兩件事,旗下公司的經營業務全部聘請專業化、國際化的團隊打理。”鄭永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