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雜志社 池建國
“爛尾工程”一詞是從香港傳入的,意為建設工程尚未完工,發(fā)展商便不知所蹤,只有開頭沒有結尾,故稱之為“爛尾工程”。多數“爛尾工程”,都是不顧群眾需要和當地實際而搞出的勞民傷財、浮華無效卻有可能標榜政績的工程。一提起“爛尾工程”,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把它與“形式主義”、“勞民傷財”、“撈取政治資本”等否定性的評價聯系在一起。在老百姓眼里,“爛尾工程”就是急功近利、貪圖虛名的代名詞。
為了拉動經濟發(fā)展,不少縣立足于本縣實際,開始了各項招商引資。這本來是利民工程,值得借鑒的好事。但是個別縣為了擴大影響,追求轟動效應,玩得“過火”了,卻變成了“毀民”工程。
河北某媒體,2007-06-17 02:33報張家口電 崇禮:打造大型蔬菜物流中心
近日,記者從崇禮縣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擬投資2億元的現代化、綜合性晨光物流中心項目在該縣正式落戶。據介紹,晨光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將為壩上提供一個年周轉蔬菜量300萬噸、交易額達2億元的大市場。該項目預計年實現利稅4000萬元,并為促進農民增收發(fā)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該物流中心位于崇禮縣白旗鄉(xiāng),占地面積300畝。該項目一期工程今年8月中旬完工并投入使用。
就是《河北某媒體》報道過的崇禮縣晨光物流中心項目,曾是崇禮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從2007年開始實施,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爛尾”工程:百姓損失了數百畝土地;施工方“天津市營全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和龍茜(天津)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損失了數千萬元材料款和工程款;崇禮縣政府部門墊付了數百萬農民工工資款......
究其原因分析來說:第一、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做怪。在經濟發(fā)展為政績的指揮棒下,有的官員寄希望于引資項目:人氣旺了、場面大了、氣氛熱了,轟動效應也就有了。雖然說不是什么顯著的政績,但總算有機會讓外界知道自己的“魄力”;第二、監(jiān)督不力,缺失外部監(jiān)督。在缺乏監(jiān)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責任主體“缺位”,過程缺乏公眾的參與等,都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不計成本的行政方式;第三、監(jiān)督、處罰機制的缺失。可以說,那么多地方的爛尾樓“壯舉”披露于報端,即使惹得全國人人皆知,即使弄得當地百姓人人反對,至今在報端沒有哪位官員為此丟官,更沒有人被追究其瀆職罪。這樣的機制下,可想而知那些盲目上馬的項目對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是否有實際意義,是否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等等,這些問題沒有人會在乎。沒有約束的權力下“領導拍頭,百姓揪心”的事屢禁不止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專家認為:“爛尾流行病”的直接病因是一種與“情為民而系、權為民而用、利為民而謀”背道而馳的為政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所建構的政治邏輯是“罔顧民情、權為己用、利為己謀”,基于上述政治邏輯的治理和管理必生失敗,而貌似偶然發(fā)生的爛尾工程也實則必然。因此,只有加大“爛尾”者為其行為所付出的成本,并全面構筑有公眾廣泛參與的、透明的監(jiān)督限權機制,才能懲前毖后,使得“爛尾流行病”的“病菌”在陽光下無藏身之地——繼而真正樹立起“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記者 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