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就近日沸沸揚揚的360與搜狗間的口水戰,搜狗與360分別召開媒體溝通會,展示“360抹黑”與“搜狗瀏覽器漏洞”的各自證據。孰是孰非,尚需時日由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來判定。單就360在“漏洞報告”的行動節奏來看,筆者認為,360在未經廠商確認的情況下,大肆散播虛假信息,制造社會恐慌,明顯違背了安全行業規范,對用戶來說也是極其危險的。
安全行業的人都清楚,當遇到疑似漏洞問題,第一時間是要通知相關廠商技術人員確認漏洞的真實性,待問題查清或漏洞修補后,才向社會公開,這是為了避免被更多惡意利用、將用戶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多位業內專家均稱,360不管信息真偽,第一時間將不實信息傳播給普通大眾知道,從用戶角度來說,這等同于也告訴了互聯網安全犯罪分子,這兒有個漏洞,大家可以從這兒進去,好好地去犯罪。
發布會上,搜狗相關人士對360違反安全規范的行為進行了質疑:“從11月5日到11月6日,360卻是先去公證所謂的漏洞視頻,待公證后一小時才聲稱已經通知了搜狗。并在搜狗未回應的情況下,就彈窗恐嚇用戶,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安全軟件對尚未確認的可疑漏洞信息的正常處理流程。”
之后,在搜狗公司已明確聲明搜狗瀏覽器并不存在此漏洞的情況下,“360依然大肆擴散虛假信息,制造社會恐慌,比如有微博說三大銀行已經將搜狗安全漏洞反饋到了相關部門,我們回頭再看這個微博的時候,這個微博也被打上了不實信息的標簽,其真實性存疑。此外另一條說搜狗瀏覽器漏洞恐致高校數據泄露的,也沒有得到證實消息的來源,這個事情也是不可靠的。同樣這些制造社會恐慌的文章還有很多,比如神州租車信息,公積金,還有支付寶,我們都聯系了相關方面,都沒有證實信息是真實的,但是卻被大面積散播和傳播這些不實的信息。”
對此,烏云平臺也表示“并不贊成廠商修復前公布細節”,“如果是云的漏洞,應該積極和企業配合解決而不是四處散播”這個安全原則,相信作為安全廠商的360不會不知道吧,這種嚴重違反安全行業規則和不顧用戶利益的做法,其目的不說相信——抹黑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