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廣告在影視、小說中的泛濫引起了諸多評議,而以電視劇為最。據報道,2013年的植入廣告將破10億元,儼然成了電視劇業的救命稻草。但是讓諸多廣告主尷尬的是,目前很多植入廣告惡評如潮。
(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母親為孩子去百合網找對象)
雖然植入廣告良莠不齊,但是也不乏成功案例。如在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咱們結婚吧》中,婚戀網站百合網也多處植入品牌廣告,卻引起了良好反響,贏得了不少好評。通過對比一些植入廣告的反響,其實企業可以找到一些讓植入廣告成功的規律。
首先,要重視觀眾的評價。很多企業花費不菲,砸錢在某部電視劇中植入大量廣告,待電視劇播出之后,眼巴巴盯著觀眾,希望親們給個好評。
事實上,植入廣告本就不是一件砸錢的事。在這一點上,企業應該有前瞻性的預期,在植入廣告創意、制作的環節,就要進行相關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對植入方式進行調整和修改。
百合網近年來已經在多部影視劇中植入品牌元素,如電影《我愿意》、電視劇《李春天的春天》等,宣傳效果比較理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前期的評估。
其次,植入廣告不能太刻意。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這是植入廣告的最佳效果。有的植入廣告簡單而粗暴,而且在目前的影視劇中占據了主流。
比如,“等我喝完我的舒化奶再跟你說話!”這句出現在《變形金剛3》里的臺詞就讓網友直呼“雷人”;再比如瘋狂的石頭里“名牌!班尼路!”這一句植入廣告,就對該品牌有誤傷;而《富春山居圖》等,植入廣告手法粗劣,觀眾對影片中的廣告抵觸情緒較為明顯。
(電影《變形金剛3》中,引起觀眾反感的舒化奶廣告)
植入廣告宜軟不宜硬。這在百合網多部影視劇的植入廣告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例如《先結婚后戀愛》和《老米家的婚事》,百合網的愛情顧問很自然地出現在劇情中,成為劇情發展的重要一環。
再次,植入廣告要選擇好對象。不是什么電視劇都適合每一個企業植入廣告,也不是任何一部影視劇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于市場口碑差的影視劇,即所謂的爛片,植入不僅無法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反而有害;而植入和企業品牌無關的影視劇題材,由于目標受眾不同,也無法對品牌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
在電視劇《心術》中,劇中20多種廣告的生硬植入,演員臺詞里的各種牽強植入,把觀眾聽得云里霧里,劇中“老大哥”張嘉譯也因承擔宣傳重任被網友戲稱“廣告君”。為什么會產生牽強之感?原因就在于這幾十種品牌并不都完全適合這部電視劇。
相比之下,百合網在植入廣告的對象上,所選擇的大都是熱播的婚戀方面的影視劇。比如《咱們結婚吧》是一部現實題材電視劇,反映的是80后“剩男”、“剩女”追求美好愛情時含笑帶淚的曲折歷程。而百合網本身是一家婚戀網站,為單身男女謀福利也是使命所在。如此這般的植入廣告,與自身的行業十分契合,自然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