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360抹黑搜狗事件再次升級。就在全民回味雙十一網購時,搜狗公布了一則公證視頻:通過與此前 360相同的流程,在360瀏覽器上復現了“重大漏洞”。并說明此視頻僅供驗證360公證的所謂搜狗漏洞,可完整在360瀏覽器重現,不代表存在真實漏洞。
從內容上看,搜狗所公布的公證視頻采用了與360此前所公布的視頻中完全一致的操作流程。驗證人員在建立了全新的360賬戶并登陸后,僅僅進行了簡單的登陸 /退出操作,即有大量不明賬戶密碼信息出現在360瀏覽器的“登錄管家”功能中,隨即360此前高調傳播的所謂搜狗“重大漏洞”成功地在360瀏覽器上重現了。
搜狗官方表示,360的所謂“漏洞驗證”極易偽造,可以通過賬號同步功能,在任何云端結構的瀏覽器上制造“泄密”假象:即通過賬號同步功能,在A電腦上用某個QQ賬號登陸瀏覽器后,同時在B電腦瀏覽器上登陸同一個QQ賬號,接著導入表單數據,再同步到A電腦上,這根本就是賬號同步機制的正常功能特性。
同時IT法律專家趙占領也認為:公證作為一種證據保全方式,主要是為了防止證據滅失,但是證據本身的效力怎樣還要經過開庭質證才能確定。因為公證的過程是申請人自己操作,公證員只記錄操作步驟,技術上是否做了手腳,公證員一般也難以判斷。
由此判斷,360安全瀏覽器“漏洞”視頻材料的發布不得不另人懷疑360所發布搜狗視頻真偽,還是說其360安全瀏覽器存在安全漏洞?
回顧事件從11月5日開始,360突然發難,聲稱大量用戶反饋搜狗瀏覽器存在“重大漏洞”并導致用戶銀行、支付寶等賬戶信息泄露。臨近“雙十一”,就在網購即將大熱之際,360不遺余力地散布“漏洞”傳聞,且刻意強調“銀行、支付寶”,字里行間,其真實動機顯而易見。與搜狗一樣,360目前也采用以客戶端帶動搜索業務發展的運營模式,而兩家企業也都擁有規模巨大的裝機量,是貨真價實的競爭對手。數年來,360早有以彈窗的方式對競爭者橫加指責的先例,此次傳播搜狗瀏覽器“漏洞”傳聞,也不例外。種種跡象,不免令人再次質疑:所謂“重大漏洞”,是真的為用戶安全著想,還是別有用心,借用戶以打壓商業對手?
在記者對業界技術及研究人員的采訪中發現,對360此次做法頗有微詞者絕不在少數。有專家表示,所謂瀏覽器“漏洞”之說基本沒有可信度,而由瀏覽器導致銀行等支付密碼泄露則顯得缺乏基本的技術常識,更顯示出360惡意打壓同行的真正用意。不僅如此,分析人士認為,360本次發布漏洞報告的方式極為反常,大大違反了相關安全驗證的國際規范,不僅不利于軟件保護,更是將用戶安全置于風口浪尖。而其賣力“警告”用戶的真實動機,也將因為立場的前后不一再次顯露無疑 -----打擊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