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接近尾聲階段的 Computex 大會上,兩位從年少起就對 IBM 本本上面,那無敵好用“小紅點”所深深迷戀的臺灣同胞,展示了自己剛完成不久的傾心之作 —— Yoda II 機械鍵盤。
這把鍵盤最大亮點便是那粒兒藏在一片黑色鍵區中間的紅色 TrackPoint 指點桿,和空格鍵下方的 3 個附加快捷鍵了,默認情況下,3 個鍵分別模擬鼠標左鍵、右鍵和滾輪單擊操作,如果需要滾動頁面,那么按住中心鍵同時向上或向下按壓指點桿就行了。
從技術上講,Tex Yoda II 可在多數電腦使用場景下,讓現在那些動不動就微動就完球雙擊的破鼠標暫時下崗,這樣就不用老買新鼠標或拆機換微動了,省錢省力同時還能提高生產力,這一石三鳥的好事在別的鍵盤上可是見不到哦~
外觀用料方面,Tex Yoda II 使用了 CNC 加工的拉絲鋁底殼,雖出自只有 2 個人的小作坊 Tex Electronics 電子科技公司(Tex Yoda II 的制造方),但就從照片上看,模具精度還是控制的不錯的,按鍵開口之外,外殼其它地方沒有太明顯的接縫,且 USB 電纜口也沒有出現嚴重錯位。
Yoda II 選用櫻桃原廠 MX 茶軸,并加裝有 LED 背光燈,雖然有燈但默認只給裝普通鍵帽,要換成透光鍵帽得加錢,主設計師 Justin Wu (賈斯丁吳,好洋氣的名字)直言不諱的表示,這么做就是想要多賺錢,玩家自己換鍵帽也不是不行,但因為指點桿周圍的 G、H、B 鍵帽是特制形狀的(以為指點桿騰出活動空間),不能輕易換掉,到最后別的鍵都亮著,就這三個鍵還是黑黢黢的,多不協調啊。
軟件這塊兒,賈斯丁吳和他的朋友都不擅長寫桌面版程序,但是對 HTML5 編程卻溜得不行,于是他倆給鍵盤編寫了一套專用網頁版設置程序,這套程序可以在 ISO、ANSI、自定義等模式之間更改按鍵布局(通過鍵盤底部的 DIP 開關切換)。
完成按鍵定義分配工作后,設置程序會生成一個二進制配置文件,在加載配置文件前,撥一下鍵盤底下的 DIP 開關,讓電腦將其識別為 USB 大容量存儲設備,接著再把文件直接拖到驅動器圖標上便大功告成了。
跟海盜船等專業品牌的鍵盤相比,這種自定義設置應用方式真是方便極了,關鍵是一把鍵盤還能一次性保存多個自定義文件,需要切換時,再撥一下 DIP 開關就好,就算換一臺電腦,不用安裝任何軟件,消費者也能立刻找回自己所熟悉的輸入習慣。
Yoda II 預計售價200美金,8月起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