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K媽帶著孩子旅行去了,這次我們去的是泰國北部的清邁。
-------------------------------------------------------------------------------
一次長途旅行,對于孩子來說比大人更加期待。
旅行前夜,K九點已上床睡覺,到了十二點半還未睡著。
即便一夜未有踏實的睡眠,也絲毫不妨礙他的興奮。到了機場,各種蹦跳,追跑。
瘋玩六天后回到家中,我反正已是疲憊不堪,他依舊精神滿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帶給人們的除了一路上的見聞,于我們大人還有人生的感悟,生活的品味,于孩子就是知識的增長,眼界的開拓,以及往他們的歲月里輸入更多的陽光和笑臉。
1.開拓眼界,增長見識
城市的孩子能從書本上知道很多動植物的名字,能流利地講述繪本,但他們的感受是淺薄的,各種體驗也比較匱乏,而旅途中的一切都是最形象生動的教材。
世界之大,各有不同。帶孩子見識沒有見過的建筑風格、在原始森林中走布滿荊棘的路、觀察從未見過的長毛毛蟲、吃從未品嘗過的食物、坐不關車門的長條車、領略異國的少數民族風情、學習與陌生人的相處,這種環境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創造不出來的,唯有讓孩子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和體會。
清邁當地的長頸族
2.交際能力更強
看過我前文的都知道,K是個不太會交際的孩子。
我沒有安排自由行,暑期跟團,一定會有很多孩子參與。
在團里,我驚喜地發現,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K都會主動和他們打成一片。
大巴車上拿著話筒,學著導游的口氣和大家介紹接下來要去的景點。
直呼領隊的全名,夸贊領隊長的很帥。
對于泰國當地的地導,也很親切的稱呼人家“阿水”,更肉麻的是單字“水”,疊字“水水”。
當然對于慢熱的K,這是參團兩天以后才會有的事情。
不認識的歪果仁,K也能在最后兩天里學著我的樣子,跟他們簡單交流,say thank you……
對于團隊里的小朋友來說,K更是如魚得水了。跟哥哥姐姐們都玩的很好,甚至還去主動撩人。
這幾天的行程中,我甚至都要給他摘掉“社交困難”的帽子了。
旅行,應該是一個能讓內向的孩子大方一些的好方法。在旅途中,心境開闊了,自然就能快樂起來;與人打交道的機會多了,自然就會大方起來。
如果孩子總是怕生膽小,不如多帶他出去走走,開闊視野,看看世界上不一樣的人,體會陌生人的善意。
3.自信心的建立
旅途中必然會不斷遇到新的考驗,孩子每遇到一次挑戰,就能學習如何應付周遭環境。
行程中,有“滑行索道—穿越森林”這項活動,我是不敢參加的。從那么高的山上往下滑,底下還是一片河流,不得不說這是一項極大的挑戰。K和爸爸去了,并且強烈要求滑了兩次。
在滑行前,先要徒步上山。第一次時,我陪他倆上去了。我穿的是短衣短褲,蚊子在那里已經不算什么了,最怕的是碰到蛇。而我,真的碰到了!在下山的時候,一條很細的不足一米的小蛇穿過草叢,從我腳邊迅速游過去。我嚇得哇哇大叫,拽著胸口的衣服,使命沖出草叢。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蛇,請允許我長篇累牘地記錄一下。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與前庭刺激帶來的興奮勁,K強烈要求去第二次,我只能祈禱他千萬不要碰到蛇。教練牽著他的手帶著他和幾個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又上了更高的山,他竟然獨自和一個陌生的外國教練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走了一大段山路,并且完成了更高難度的滑行。我想這樣的經歷應該會給他帶來無窮的能力感與自信心吧。
不過這種事情我是后怕的,特別是看了章穎瑩事件后關于暗網的報道,我在感嘆當時的幸運。以后這類活動,提醒各位父母最好還是大人全程跟著。
森林中的索道
4.心理成長
經歷新的人、事、物能夠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成長。
行程中的大象訓練營不如說是大象集中營。在去泰國前,朋友給我看了一段視頻,是關于馴象夫對大象殘忍訓練的。我給K看了,想說我們到時騎大象這個項目就不參與了。
但孩子終歸是孩子,到了大象營,看到那么多大象后,很是興奮,一定要騎。
等待被人們騎行的大象
說是“騎”其實是坐,在大象的脊背上架著座椅。坐上去后,我們三人都開始后悔。最初的感受就是很不舒服、很不安全,一路上很顛簸。當時正值泰國的雨季,一路泥濘,地上都是大象巨大的腳印踩出來的坑,坑里全是黃泥水,走的是山路,高高低低的,三個人就用一根塑料繩子作為安全帶,感覺隨時有掉下去的風險。
整個騎行過程真的挺虐心的。隨著大象每一步沉重的步伐,我能明顯感覺到它脊背肌肉和骨頭的挪動,我特意讓兒子來感受這種感覺,我讓K把手輕輕放到大象的脊背上去體會。K慢慢安靜下來,他說,“媽媽,大象好可憐啊,他背不動我們了,我們下次不要參加這樣的活動了”。我看他像是眼淚都要出來了。很欣慰他能夠和大象共情,表現出他的同理心來。
K爸一直在重復:“我太重了”,感覺得到他那時心里也很不舒服。爾后這個不太會表達的男人一個勁地買香蕉,叫兒子給大象喂香蕉。
而我全程都有騎在一個不堪重負卻又沒有辦法拒絕的人身上那種負罪感。
在路上我們確實聽到了不遠處大象的哀鳴,也許是正好有馴象師拿鉤子鉤大象的耳朵吧。
大象是一種很聰明的哺乳動物,有很高的認知能力,他不會甘心有人束縛它,駕馭它,是鉤子摧毀它們的意志,迫使它們屈服。
所以,看了這段文字后,再去泰國的你,應該也不忍心參加這樣的項目了。
5.自理能力更強
K會洗澡,是個偶然事件。前幾個月的某一天,爸爸不在家,K妹分離焦慮嚴重,離不開我的手,唯有他自己為自己洗澡。到了旅行時,這個好習慣依舊保持的同時,還要外加洗自己的小底褲。
凡是碰到給小費的時候,都讓他去給,泰國是一個習慣處處給小費的國家。
吃飯的時候,自己去拿餐盤,倒水……
他倒也樂意,因為我會一遍遍地稱贊他,“嗯,我的兒子真的是長大了,都會自己做這么多事了!”戴了高帽子,媽媽只需在一旁看著,送上鼓勵和掌聲就好。
6.培養良好的品格
旅行對于孩子品格與體格的鍛煉,也是相當有益的。旅途中,再遠的路,都是他自己一人走完。
報團后,旅行就是一個集體事件了,不能因為你一個人的隨心所欲而讓大家都跟著你的想法走,要遵守規則,聽從導游安排。
行程中有幾個購物點,無非就是當地的乳膠啊,寶石之類的,必須要等全部的人買完才能走。等待的過程讓大人覺得實在有點過長,而對孩子們來說,他們還是在旅游,一樣可以享受這些時間帶來的歡樂。
----------------------------------------------------------------------------------------------------------------
小孩并不需要什么五星級酒店、高級自助餐、河畔特色餐……大象營,因為地處山區,飲食條件非常差,可K卻說那一餐是他覺得這么多天來最好吃的一餐。
他也不需要著名的景點,哪怕是路上偶遇的一只剛出生的小狗也是他心中最美的景色。
旅行中的每個景點都會給他留下最深的印象。以至于回到國內,我問他,這六天玩的地方,你最喜歡哪里?他說沒有最喜歡的,哪里都是最喜歡的。
了解世界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帶孩子旅行,不一定要走遠,也不一定要多豪華,只要能讓孩子經常體驗不同的環境,去聽、去看、去感受、去參與,這就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