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二屆山東省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正式結束。根據評審結果顯示,本屆專利獎共評選出一等獎18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21項。其中,海爾憑借“藍火苗燃氣熱水器的燃燒器”獲得專利獎一等獎,同時還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與中石化、齊魯工業大學、山東農科院一起成為本屆獲獎數量最多的企業、機構,也是唯一獲獎的大型家電企業。
從經濟版圖上來看,山東省GDP總量常年排名全國第三,屬于經濟強省。據統計,2017年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突破6000家,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很強。因此,海爾能夠一舉包攬本屆山東省專利獎的3類獎項,也從側面反映出海爾在家電行業的第一科技實力。
海爾獲3項專利大獎創行業歷史紀錄
據了解,山東省專利獎始于1989年,與中國專利獎同年啟動,由山東省知識產權局連續舉辦14屆,對激勵山東省企業和個人的發明創造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2015年起,山東省專利獎由部門獎升級為省政府獎,從參選規格到評審機制全面提升,對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表1)
根據獲獎情況可以看出,此次評選出的三類專利獎中,海爾除獲得大家電企業中唯一的1項一等獎外,還以“一種空調變頻壓縮機全頻域恒力矩控制系統及方法”和“磁懸浮多機頭中央空調負荷分配系統及方法”分獲二、三等獎,而海爾作為家電企業單屆獲3項大獎,也創造了2015年山東省專利獎規格升級以來家電企業獲獎數量的最高紀錄。
此外,在專利質量方面,海爾此次獲獎的3項專利均為發明專利,相比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金量,因此也被行業一致認為最能體現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標準。
舉例來說,僅在“藍火苗燃氣熱水器的燃燒器”專利中,就包含了“L型火排片結構”、“微距火排片排布”、“獨創二次空氣整流技術”三項創新技術,用以提高燃燒充分性,使燃氣熱水器在適當鼓風條件下可獲得燃燒火焰清澈、透明、呈明顯的藍色,確保煙氣中CO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數值,從而解決了CO排放和燃燒效率的問題。
而海爾另外兩項獲獎專利,同樣是解決了空調行業變頻壓縮機驅動和磁懸浮多機頭負荷分配的技術難題,這表明海爾在科技創新領域更注重實踐性和顛覆性。
家電業海爾專利實力最強:四項專利指標第一
正如之前所說,專利代表了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競爭力,當中國企業爭先踏上全球化的道路時,專利無疑是保證中國企業實現科技引領的重要手段。作為中國最早進行海外布局的家電企業,海爾逐漸構建起10+N的全球開放創新體系,依托全球10大研發中心,以用戶為主導,同時并聯全球上百萬個資源,以持續創新來引領全球家電市場。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專利授權率、發明專利占比、海外專利布局、專利市場收益四個方面,來了解海爾全球科技創新的綜合實力。
一、海爾專利授權率接近80%,位居行業首位
不少企業習慣把專利提報數作為專利數量的依據。但實際上,專利授權數即最終獲批的專利數,才是反映企業創新實力的最終依據。圖表2顯示,海爾專利授權率接近80%,為行業最高,而第二名將提報數量作為專利數量第一的依據,實際上授權率不超過70%。
(圖表2)
二、海爾發明專利占比行業第一
從圖表3中可以看到,在科技含量最高的發明專利方面,海爾占比達到61.2%,證明海爾更注重專利質量。而另一家企業發明專利占比為37.9%。
(圖表3)
三、海爾海外專利布局第一
圖表4顯示,截止到目前,海爾的海外發明專利數量近9000件,是中國在海外布局發明專利最多的家電企業。海外專利數量排名第二的家電企業有5000多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海爾在海外專利方面的優勢。
(圖表4)
四、海爾專利市場收益行業最強
專利市場收益指企業的專利轉化為上市產品所獲得的市場效益。這既能體現出企業科技創新是否是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同時也能反映出市場和用戶對企業科技實力的認可度。
例如,此次榮獲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的海爾“藍火苗燃氣熱水器的燃燒器”,該發明已全面應用于海爾旗下三大品牌燃氣熱水器產品,截止2017年12月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臺。
在專家看來,無論地域經濟,還是全球經濟,企業在創新領域的作為都是重要的發展動力,尤其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增長,中國企業要擺脫以往長期跟隨歐美企業的傳統做法,實現“彎道超車”,最終還是要依靠科技競爭力來建立優勢,而在“人單合一”模式驅動下的海爾,剛剛以第9次蟬聯全球白電第一品牌做出了表率。相信隨著中國企業的科技創新意識日益提升,未來的中國制造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出現在全球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