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四月,一場以“匠心譚木匠溫暖南藝行”為主題的殘障人群“木藝周”活動,將在南京藝術學院展開。這場由南京藝術學院與譚木匠品牌合作的活動,將邀請三百余位殘疾人到南京藝術學院和大學生們互動交流。這些殘疾人都是譚木匠的員工。
譚木匠殘疾員工在工廠大門前合影
走出工廠 讓大家看到“我們都一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殘疾人是弱勢群體,他們的世界似乎遠離著健全人的社會,我們很少會在社會生活中遇到他們,偶爾遇到,也都是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距離,生怕一不小心冒犯了敏感脆弱的他們。但是譚木匠的工廠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譚木匠的創始人譚傳華18歲時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手,或許是深深懂得殘疾人與健全人一樣,有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夢想,以及愿意為夢想付出努力,譚木匠品牌在初創階段,團隊的成員中就已經有了殘疾員工。發展至今,譚木匠已有員工九百多人,其中有三百多名殘疾人。工廠里,從拋光到美工各個工種,各個崗位都有殘疾員工,很多人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十幾年。一樣的崗位要求,一樣的薪資標準,在譚木匠,健全人員工和殘疾員工之間的相處平等融洽。工作上,有經驗、技術好的給新手當師傅,業余時間,健全人員工和聾啞員工各組了一個籃球隊,經常打比賽切磋技藝。
殘疾員工手語溝通籃球比賽
曾為拍攝短片而到訪譚木匠工廠的編導告訴記者:“在工廠里,我們目光所及之處都能看到殘疾員工,他們與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殘疾人不太一樣,他們看上去都很從容自信,會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和我們聊起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也很坦然。”
命運重生 一把梳子改變了生活軌跡
一把梳子,改變的是大群人的命運。通過勞動,這群殘疾員工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他們在這個充滿包容與理解的世界里,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心,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尋生命的美好。
聾啞員工付培云和師傅冉麗玲
付培云,大概是這些年里變化最大的一個員工。因小兒麻痹癥落下殘疾的他,曾是靠乞討為生的流浪漢,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出差在外的譚木匠的領導遇見,將他帶回工廠,成為了一名美工。從小缺少關愛,又在社會上流浪多年,使得付培云性格偏激,對每個人都心存敵意,初到工廠的日子里,他幾乎跟所有人都吵過架。車間主任為付培云安排了冉麗玲作為他的師傅,冉麗玲不僅不厭其煩地在工作上傳授技術,分享經驗,還在生活上給他許多關心,教他待人處事的道理。而今,站在我們面前的付培云已經是一個陽光自信的青年,工作出色,和同事們也相處融洽。業余時間,他喜歡帶著畫板四處寫生。他說,特別感激譚木匠給了自己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過去,我就像被社會遺棄的人,到了譚木匠工作后,發現這里很和諧很溫暖,沒有把殘疾人當成弱勢群體來對待,這里就像我的第二個家,同事們都像兄弟姐妹。”
付培云在譚木匠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而做美工的聾啞人蔣凱在譚木匠不僅學到了手藝,還收獲了美滿的愛情。初進工廠時,車間主任將他安排給周曉敏做徒弟,周曉敏從點線面開始教蔣凱在梳子上畫畫,授與受之間兩人培養起了感情,蔣凱告訴記者:“現在,我們一家人很幸福,有自己的房子,還有一個5歲的兒子。”
在譚木匠的廠區走走看看,你還會了解到更多生動的故事:肢體殘疾的輔助工朱安穩,離異后獨自承擔起教育女兒的重任,才藝出色的女兒已經在萬州電視臺亮相過;鏡子車間的磨邊員工張勇以前是廚師,腰部受傷后需要依靠雙拐行走,性格開朗的他雖然歌技不怎么樣,但是非常愛唱;美工劉小慶擅長800米中長跑,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拿過獎,他在業余時間當起了教練,帶領公司其他喜愛運動的殘疾同事訓練,并帶他們到重慶參加比賽,希望通過運動帶著其他伙伴走到外面的世界……
聾啞員工廖望、蔣凱、劉曉慶在工作
彼此成全 讓大學生和殘疾員工都有收獲
將于4月10日-15日舉行的“匠心譚木匠溫暖南藝行”南藝&譚木匠殘障人群“木藝周”活動已經進入倒計時,南京藝術學院的師生們為活動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南京藝術學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南藝一直都與譚木匠保持著良好的校企關系,得知譚木匠工廠里有幾百名殘疾員工,美麗的譚木匠梳子幾乎一半出自他們之手。院領導很感動,主動提出要為這些殘疾員工做點事情,最后想到共同舉辦這樣一次活動:譚木匠公司組織全部殘疾員工到南藝來,南藝為他們舉辦專場音樂會和專場藝術課,他們和南藝大學生互動交流,教大學生們體驗木藝做梳子。活動期間的食宿費用由南藝承擔。我們雙方都覺得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對于工廠里的殘疾員工,他們可以乘坐動車、高鐵,難得地遠行一次,可以感受大學校園生活,和大學生互動,教他們做梳子。對于南藝的大學生們,一下子看到校園里出現那么多的殘疾人,想象中應該是悲慘苦難的群體,而實際上這些殘疾人的自信自強快樂的狀態未必輸給大學生,近距離的接觸這個群體,想必會給學生們帶來強烈的沖擊和思考。”
而在萬州,譚木匠的工廠中,得知將有機會到南京藝術學院參加活動的殘疾員工們,也早早地為這次遠行做起了準備,對于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這是第一次離開萬州。有譚木匠的員工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拍攝的小視頻,視頻里一組聾啞員工正在排練舞蹈。“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排練了很久呢。”當記者詢問,每天勞累的工作之后,還要花幾小時排練會不會很辛苦,得到的回答是:“他們排練舞蹈很開心,他們都是很愛生活會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