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精致不只是羅浮宮,也不只在時尚T臺,巴黎的精致在家家戶戶,它通過無數被小心保存的日常生活的細節而存在。巴爾扎克就說過:“不經常拜訪巴黎的人,不會成為一位真正優雅之士。” 《謝謝你巴黎》在給我們呈現了巴黎的時尚之后,將目光投向了巴黎的法式生活,田樸珺再次出發,從生活的點滴里,告訴我們法式生活的精髓。
活力,是流淌在血液的熱情
巴黎并非只有慵懶,這里有豪門球隊圣日耳曼,也有環法自行車比賽,活力流淌在巴黎的血液里。在第五期節目中,田樸珺為觀眾解析法國足球和自行車兩個體育項目的發展。
在日耳曼足球隊的比賽現場主持人田樸珺冒雨采訪到前著名球星、現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事務總監帕特里克·克魯伊維特。在談到足球的發展,克魯伊維特表示,法國的發展很不錯,自己很喜歡在這里工作。球星埃丁森·卡瓦尼說,來巴黎圣日耳曼的選擇讓他繼續成長,是他難忘的美好時光。法國擁有熱烈的氣氛和熱情的觀眾,這樣的巴黎是歡樂的,巴黎人歡樂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感,表達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環法大賽主席克里斯蒂安·普呂多姆說,環法大賽全程3500公里,歷時三周,這是充滿歡笑的3500公里,人們都帶著笑容行進在環法大賽的路上。這對于人們來說是最為輕松幸福的時光。大概這就是巴黎能一直保持著活力的原因,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情,也把歡樂留存在了血液里。
味蕾,是略過唇齒間的奢華
在巴黎,在街頭喝杯咖啡,慵懶地享受美食,是巴黎人最愜意的生活方式。而精致的法餐和誘人的葡萄酒,讓巴黎就連唇齒間的享受都比人奢華。
一頓法國餐要花上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在節目里,田樸珺和擁有21顆米其林星的法國國寶級大廚阿蘭·杜卡斯一起,體驗如何做一道正宗的法國菜。大廚說,脫水蔬菜再煮擁有普通蔬菜沒有的香味,他也強調擺盤要有美感,在這些繁瑣的工序和講究的擺盤背后,也是巴黎人一顆對于生活的熱愛。
為了了解葡萄酒,田樸珺和攝制組走訪軒尼詩小鎮,從葡萄園采摘開始,盡覽蒸餾、制桶、陳釀等每一個環節都體現著軒尼詩的高超之處,品著VSOP的優雅,也讓我們進一步感受最正宗的干邑文化。
饕餮盛宴,酒飽飯足就能將你的巴黎之行推向高潮,即使是日常吃喝,也要極盡用心,這種美,不僅是感官的美,更是品質的錘煉,這就是巴黎,細微之處也要見講究。
藝術,是致敬文化的殿堂
有些美好如果你在巴黎未曾體會,那么其他地方相信也找不到。巴黎是藝術的殿堂,博物館、展廳、街頭,無一不被藝術滲透,仿佛隨手抓一個巴黎人都是多才多藝的。
在世界藝術史上著名畫家眾多,畢加索是最特殊的藝術家之一,可是他的特殊又源于何處?第七期節目里,畢加索之孫這樣說道:“我認為我的外祖父巴布洛·畢加索首先是一個有人情味兒的人,然后他才是一個畫家,他對人有著極大的熱情,并且愿意將人類表現在畫布上。”對人有極大的熱情,沒有模特他創作部出來,他覺得畢加索看人不僅僅是外表,更是這個人內心深處說展現的某種感覺。愛情、藝術與畢加索相遇,每一段都是真誠,才成就了這些美好和璀璨。
無處不在的藝術博物館展覽館,支撐著巴黎百年文化的驕傲。密特朗基金會主席說,巴黎生活隨著繪畫的發展,逐漸成為一門課程,也影響著音樂等其他藝術的發展。
拍賣行的存在,推動著藝術的發展。節目中,田樸珺參觀世界上最大的德魯奧拍賣行,讓我們掌握到藝術品競拍流程與收藏價值所在,也明白這座城市的藝術是自上而下的傳承,藝術家、企業家,每一個人都在藝術的發展上不遺余力。
建筑,是生活的面目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骨架,一磚一瓦都是設計師對于生活的理解,讀懂一座城市,不能不讀那里的建筑。
凡爾賽宮是珍貴無比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法式宮廷建筑和法式園林的絕對典范,然而通過節目,我們知道,凡爾賽宮的精華靈魂其實來自于子爵堡,而子爵堡的主人則是路易十四時期的一位部長富凱,即便他去世之后,子爵堡依舊集結了諸多當時的大藝術家共同完成。而在參觀過程中城堡傳人也講述了趣味的一面:法國人噴香水并不是因為不洗澡!
建筑能延續一個國家的生命,法國建筑師、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師保羅·安德魯,就在這磚瓦之間搭建著自己的理想。他說,所有藝術形式都在隨著時代而改變,創造與再創造從未停止過。對于中國國家大劇院他說,作為北京重要的文化建筑,這是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結合。因此他親歷現場,觀察環境和氣候,了解當地文化,汲取人文環境是建筑師們的一個有機零件,他們活得更加接地氣,或者說,為生活而服務。
“跨界鬼才”菲利普·斯塔克:幽默感才是最重要的。對他來說家是有驚喜的,他堅守這樣的原則,所以也是歡樂的。
另外一位法國當代著名室內設計師的家,從舒適感出發,每個抽屜都不一樣,洗完澡出來需要一條熱毛巾,掛衣服的地方自帶加暖。任何領域的發展都是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與生存空間,巴黎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范本。
目前這部由田樸珺制片、九天云工作室出品的世界城市文化主題自制片《謝謝你巴黎》已經正在騰訊視頻熱播。后面的節目中田樸珺將更深入探討法國文學、教育等更加深層次的話題,將巴黎文化盛宴展示得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