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一曲悠揚的《東方紅》樂曲在浩瀚太空奏響,宣告了中國進入航天時代。如今,我國在軌衛星超過200顆,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一步一個腳印,創造出累累碩果,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正式進入了新時代。
國際航天競爭加速 軍民融合為航天強國建設提供動力
目前,全球47個國家、地區擁有自己的衛星,12個國家或組織具備發射衛星的能力,170多個國家使用空間服務,近30個國家制訂了航天法規,航天國際競爭加劇,國際合作也在拓展。而中國航天經歷了60多年風雨,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已處于世界航天大國之列。
同時,我國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正在加速推動航天科技工業的技術轉移轉化,航天產業高新技術密集,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加快航天強國建設的新號角,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從此進入了新時代。
軍民融合戰略深度實施 東方紅等企業迎來新機遇
當前,我國軍民融合戰略進入到深度實施階段,這些大政方針在促進航天科技發展的同時,也給軍民融合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生物產業的中堅力量——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發起成立的國有控股公司,東方紅航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863計劃:航天員營養食品與飲料研究課題”、“國防科工委軍轉民:利用航天技術制備富硒紅曲課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民用產業研發項目:利用航天生物技術制備輔酶Q10”等課題的研究。并依托中國航天的資源優勢,多次利用神舟號系列飛船和實踐八號、實踐十號衛星進行空間搭載和空間誘變育種研究,創造了航天生物產業化的成功先例。
從1997年創立至今,東方紅公司一直致力于利用空間特有環境、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運用航天醫學成果,進行生物產品的研發、生產,形成了基于航天特色的保健食品、營養補充、美容護膚、家居生活、軍工科技五大支柱型產品體系,逐步實現規模集團化、經營國際化,為我國航天民用健康產業拓開了一條新路。
中國航天路幾多風雨幾度榮光,如今,航天事業不僅僅是國家科研部門的建設,更是需要一個社會集體的努力來成就。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加速推動航天科技工業的技術轉移轉化,實現“軍民融合發展”勢在必行。相信以東方紅公司為代表的航天民用重點企業將緊抓航天產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加速航天科技成果轉化,推進中國航天民用健康產業更快更好發展,向航天技術開放融合發展的產業高地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