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2018年第9號公告,公布393項國家標準和7項國家標準外文版。其中,與智能家電相關的標準共有10項,均由海爾作為主要起草單位主導參與,其中3項標準為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家電分技術委員會牽頭制定,由海爾擔任第一起草人,新發布標準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至此,海爾成為相關領域中制定標準最多的家電企業。
“海爾標準”填補空白掌握行業標準話語權
隨著標準化創新的深入,全球制造業頂端的企業擔負著對行業標準的探索和實踐責任。此次發布的9號公告中,海爾主導參與的《智能家用電器操作有效性通用要求》、《智能家用電器系統架構和參考模型》等10項國家標準,從智能家電的技術、構架、平臺、服務等層面樹立了國家規范,搭建起了智能家電領域的標準體系。
例如,在《智能家用電器操作有效性通用要求》中,明確規定了智能家用電器的操作有效性術語和定義、操作有效性基本原則、角色和位置對智能家電的操作權限要求等。按照規定,智能家電只有滿足了標準中的上述要求,才能確保其操作有效性,實現真正的智能操作。
再比如《智能家用電器系統架構和參考模型》,注明了根據智能家電決策系統所在的位置不同,可將智能家電系統的參考模型分為單體型智能家電系統、終端型智能家電系統以及混合型智能家電系統——從而清晰明確了智能家用電器及系統架構和參考模型的劃分和應用標準。
這些國家標準的制定,實現了“海爾標準”到國家標準的升級,完善了智能家電國家標準體系,推動了中國家電產業的規范化發展,在智能家居產業融合發展期具有極高的參考和應用價值。
整體輸出標準范本海爾原創科技實力引領
此次海爾作為主要起草單位主導參與了10項智能領域國家標準的制定,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標準第一的地位。截止到目前,在國內標準方面,海爾已經主導國家標準106項、行業標準36項、團體標準20項,共計162項,主導國內標準數量位居家電企業第一。在國際標準方面,海爾已經參與56項,在參與過程中提出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90項,中國家電領域80%的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和國際標準專家來自海爾。在標準方面,海爾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
例如:2015年海爾冰箱主導制定國際IEC保鮮標準,成為中國家電業第一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企業;2017年海爾冰箱制定了全球首個《全空間保鮮電冰箱標準》;2017年12月,由海爾牽頭編制的世界首個《防干燒燃氣灶標準》在武漢發布,2018年1月26日,海爾在南京發布世界首個《光波巴氏食具消毒柜》標準。兩個月內,兩項世界首創的標準在海爾相繼誕生。
多年來,海爾堅持“世界是我的研發部”創新理念,構建起10+N全球開放創新體系,孵化出了海爾全球NO.1的原創科技實力。在代表原創科技實力的4項指標即標準、工業設計、專利、國家層面的科技認可方面,海爾4項指標均位居第一。通過原創科技實現全球引領,海爾原創技術產品至今已被競爭對手模仿112次,被模仿次數在世界家電領域最高。在“人單合一”模式指引下,海爾致力于打造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全球開放創新體系,正讓“中國式創新”成為物聯網時代世界創新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