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第十屆全國中學語文思辨讀寫教學研討會上,數位全國特級語文教師為眾人帶來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語文課堂示范,南宋詩人朱熹《觀書有感》中的思辨之句,成為這場教學研討最恰當的總結。
隨著新課標語文四大核心素養的提出與落實,思維能力成為和語言、文化、審美并列的語文四大能力之一,思維構建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被提亮,圍繞思維訓練展開的語文學習升級成為語文教學的趨勢。
2018年10月,卓越教育歷經多年實踐,發布語文升級產品。升級后的卓越語文以“思辨讀寫,情智共生”貫穿語文學習,在重視知識與文化序列的同時,強化“思維訓練”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閉環作用,激發語文學習的深層次有效性,在興趣、認知和能力三大維度,構建更有效的語文學習。
這與語文四大核心素養帶來的語文教學新趨勢不謀而合。然而對于卓越語文來說,對思維訓練的重視,首先源自思維訓練是推動語文學習有效性的內在邏輯和動力。
激發內在興趣,保障語文學習深層有效性
在卓越語文產品負責人唐硯看來,以思維訓練貫穿產品,首先解決的是語文興趣的激發。“在文本和情節上的反復糾結,帶來了傳統語文學習的無趣和刻板。我們在新的語文課堂里,大量引入情景對話、課本劇、競選、導游、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課程實踐部分的占比高達75%。”唐硯介紹。
語言和思維都是語文學習的本質,人們交流思想的過程也就是具體表現為聽說讀寫的過程。卓越語文“探究式課堂”為學生構建大量課堂實踐,讓語文教學的關注點轉向引導學生對語文材料的主動探究,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的過程上。
以閱讀能力為例,卓越語文在名著導讀中更強調“綜合性的文本閱讀引導”,類似于看電影的懸念鋪墊解讀,在引導學生讀施耐庵的《水滸傳》時,學習重點不再只是停留在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上,而是幫助學生與作家施耐庵展開對話。例如在“楊志賣刀”的故事里,除了了解天暗星楊志悲情的一生和人物典型性格,更會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設置楊志賣刀這一情節,施耐庵是不是通過情節的設計向讀者暗示,楊志正如他手中的寶刀一樣,雖為至寶,卻落魄街頭,無人賞識。讓學生意識到這樣的情節正是作者筆下時代的縮影。只有帶著思維閱讀過程,才能讓學生們真正理解名著,保持閱讀期待,而不是困在晦澀的閱讀理解題中慢慢喪失閱讀興趣。
而這也是在原有語文學習模式上的重大突破。顧之川、溫儒敏等語文教育專家反復強調,語文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語文學習必須將知識需要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這正是卓越語文“探究式課堂”所提供的“橋梁”:在卓越語文課堂上,師生在針對語文材料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釋放思維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完成對語文知識吸收,并一次又一次的歸攏梳理中,形成自己的經驗,完成書本知識和生活運用的嫁接。
卓越教育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激發學生思維的自由與獨立,能造就更持久的學習興趣。因此,卓越語文升級產品將學生作為主體,建立思維訓練閉環,讓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被充分調動和培養,不僅能讓語文知識在反復實踐過程中逐步深化有效性,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素質,以思維為內在動力,推動學生主動對語文材料產生更加深入、廣泛的興趣,從而理解知識與母語文化的魅力,建立對文化傳統和發揚的深層責任感,構建審美的高起點。
適應信息時代新需求,面向未來保障語文能力
“當下的孩子們成長在被碎片化信息包裹的環境中,更需要通過語文幫助構建策略性思維和深度思考的習慣。”唐硯強調。卓越語文以思維訓練貫穿產品的升級,不僅源自家長對孩子核心素養的需求,也是語文產品在面臨新時代的群體時代特性所必須作出的回應。
傳統的語文學習習慣于對單篇內容進行反復研讀分析,缺少思維訓練,學生們所學習到的知識是零散的、碎片化、彼此之間缺乏關聯,不能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此一來,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很難做到知識遷移和運用,一言以蔽之,“學不能致用”。
正因如此,人教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曾感慨新課標中對“思維”的重視,“新課標專門強調了思維發展,并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等各種思維形式都加以明示,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必須部分,這也是對目前語文教學缺少思維訓練狀況的有力推動。”
以思維訓練構建學生的深度思考習慣與整體思維,成為卓越教育語文產品升級過程中著重點。據唐硯介紹,升級后,卓越語文以“去標簽化”為核心手段,在課程設計上加大了策略性知識的比重,打破傳統教學中重視單一字、詞、句、段、篇,學習獨立知識點的方式,改為通過提供完備的語料素材,幫助學生脫離固有的思考模式,開啟深度思考與學習模式。
這種強調思考的“去標簽化”和策略性學習,能幫助孩子通過認知訓練突破套路化、標簽化的認知,把語文中的概念真正的落到生活感受里,在實踐應用中形成系統的、深度的知識體系,不僅能保障學習的有效性,更能幫助學生保持思維的開放性,讓學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接受廣泛的信息,容忍不同的解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想到更多的方面,達到深具人文性的良好境界。
“思辨讀寫,情智共生”,卓越語文升級產品將“思辨”置于首位,致力于在教學中帶來學生的語文能力與人文素養的綜合提升。
正如溫儒敏所說,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的核心方向,它們都需要通過廣泛而高效的閱讀來構建基礎,以及需要面向未來的語文教學。在語文中培養的思維能力,是一項面向未來的能力,不僅從外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成績,更從內在打開學生的文化視野,具備思辨能力。
語文思維訓練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卓越教育語文產品打造1-9年級完整語文學習梯級,層層遞進,深化學生語文能力的獲得和提升。唐硯和研發團隊希望,卓越語文將成為語文教育進入新時代的引領者,充分激發語文與思維訓練所形成的螺旋上升式的閉環作用,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導向,重構學生更有效的語文學習,讓語文更好的滋養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