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職場壓力的增加,很多女性發現自己的30+老公不但在夫妻生活上表現平平,甚至事業發展也受到阻力、升職加薪無望。長此以往,男性不但會感受到來自家庭的不滿,本應在職場信心滿滿的他們,自身也會感到“壓力山大”。
那些本來處在職場黃金期、野心勃勃的男人們,怎么就突然“不行”,成了“職場軟男”了?
劃重點!男性職場表現不佳,可能要考慮是與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以下簡稱ED)相關。
ED患者工作能力下降一半
勃起功能障礙,又稱ED,醫學上定義為無法達到或維持足以滿足性需求的勃起。根據一項國際研究,全球有49.7%的調查對象存在ED,而中國高達54.2%。研究指出,這種不好言說的小毛病不但人數在逐年增加,還會對男性的工作效率產生極大影響。此外,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中心主任姜輝教授表示ED患者平均年齡正在趨向年輕化,其對男性工作能力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據介紹,該研究基于來自八個國家,共52697名男性進行的橫斷面觀察研究,綜合種種因素,評估ED對工作效率和生活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該調查報告《全球八個國家:勃起功能障礙(ED)與生產力和缺勤之間的相關性》(以下簡稱報告)發表于《國際臨床實踐雜志》。
報告發現,在受訪國家, ED患者因病缺勤的時間比沒有ED的男性多(7.1%比3.2%),而且工作能力受損的情況更普遍(22.5%比10.1%),患有ED的男性的缺勤率、工作能力受損率、整體生產力損失綜合比沒有ED的男性高出兩倍以上。
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及人類精子庫主任姜輝教授表示:既往研究多針對ED患病率以及和患者結局的相關性,而關于ED如何影響生產力的一致性證據有限。此次研究結果的發現表明ED已經不僅僅是“性問題”,還是“健康問題”,更是一個關系到總生產力的“社會問題”。
遇見ED,不要躲
如果不幸與ED“狹路相逢”,不要逃避,更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延誤治療。ED只是一種疾病,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才能盡早解決問題。
姜輝教授強調:如果男性朋友發現ED的情況,可先觀察是否持續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發生需要正規就醫。
除此之外,ED的發生還與心腦血管代謝疾病等有很強的相關性,要做好慢病治療的心理準備。《中國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與專家共識》強調:ED和心腦血管及代謝疾病等息息相關,是影響全身的慢病,是男性健康的一個早期危險信號。
以心血管疾病為例,研究顯示,ED常提前于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2-5年出現,這也進一步督促患有ED的男性要及早就醫。
規范化用藥,規律治療更“性福”
排除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根據中華醫學會男科分會《陰莖勃起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指南》推薦,PDE5抑制劑的規律治療是ED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
臨床醫生在治療時應讓患者了解各種PDE5抑制劑的藥物特點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并依據患者個人情況定制個性化治療建議。ED患者應該重視規律治療,明確ED治療“慢病化”進程,主動尋求治療,按需、規律服藥,為男性帶來多維度獲益。
在此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勃起硬度是決定雙方性生活滿意度、擁有完美性生活體驗的首要因素,如果一旦發現老公勃起功能不太好,一定要和他及時溝通,卸下思想包袱,盡快到正規醫院接受系統化醫學診療,幫助老公盡早回歸“事業家庭雙豐收”的贏家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