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公布了2020年Hyundai Blue Prize大賽獲勝者名單,本年度國內最重要的策展賽事就此圓滿落幕。經過激烈競爭,陳抱陽&邵曉明和王尤,憑借策展方案《坐標系·天空盒》和《夢碑紀》,受到專家評審、媒體評審和大眾評審三方的共同青睞,贏得第四屆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藝術大獎。
陳抱陽&邵曉明的參賽作品《坐標系·天空盒》,將城市定義為人群和世界交互的接口和界面,以技術史為視角,借游戲為隱喻,充分展現出對社會城市組織的思考。與此相比,王尤的參賽作品,則將古老文本與現代科技觀念結合,帶領觀眾將注意力轉向太空方向,從人類時空經驗的必然訴求和解法角度,創新解讀了人類太空旅行的意義。
(陳抱陽&邵曉明 《坐標系·天空盒》)
(王尤《夢碑紀》)
作為獲勝者,陳抱陽&邵曉明和王尤將分別贏得人民幣60萬元的展覽贊助,在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展出獲獎方案,并分別獲得至少1個公共項目的支持。此外,他們還將受邀進行為期7天的國際訪問,分別走訪歐洲或美國的現代汽車藝術合作機構。
今年5月,以“諧振之城”為主題的2020年Hyundai Blue Prize大賽正式揭幕,受到國內策展業界廣泛關注,共吸引超過44組公開報名參賽的選手以及30組專家提名推薦的選手。在海選的主題闡述和策展初案呈現后,通過激烈的競爭,10組選手脫穎而出,得以進入復賽階段。經專業評委進一步評選,推出了入圍決賽的6強候選人。
(11月30日決賽現場合照)
10月末,鑒于疫情防控背景,大賽組委會將原計劃的入圍候選人韓國交流訪問活動,調整為線上策展論壇。論壇匯聚了來自歐美、韓國一線藝術機構策展人嘉賓,與6組候選人們共同分享和探討對藝術與科技產業的觀點,深入交流藝術與科學的前沿問題。論壇后,專家評委還圍繞不同參賽策展方案,與決賽候選人展開分組深入交流,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創作思路,優化技術細節,深入挖掘作品內涵,確保更加凸顯“諧振之城”的人文思辨主題。
(10月29日線上策展論壇現場照片)
回顧本次大賽的主題“諧振之城”,與疫情防控背景精準契合,為賽事增添了獨特的時代色彩。全球性疫情沖擊并影響著每個個體,對全人類社會的文化、精神和城市文明產生深刻影響。在后疫情時代中,候選人通過參賽的策展方案,充分展現出大賽倡導的“創新能量“,折射出策展人面向更好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在此基礎上,最終獲勝者不僅具備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更以富有靈感的藝術構想,對人、現代科技、城市文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加以闡釋,分析出其中蘊藏的各種未來可能,以不同視角揭示和驗證社會進步對城市變化所發生的影響。
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藝術大獎,由現代汽車和現代汽車文化中心主辦,是專為中國青年策展人設立的年度大獎,迄今已舉辦四屆。在前三屆比賽中,眾多優秀策展人、文化藝術人士、大眾媒體積極參與,使比賽秉承“社會流動”(2017)、“未來演化”(2018)和“社交智能”(2019)等主題,不斷完成迭代,先后成功地推出了李佳、李杰、魏穎、龍星如、陳嘉瑩、陳旻&張業鴻等多位優秀策展人,他們通過獲獎而受到更多關注,分享到更好的業界資源。
事實上,Hyundai Blue Prize賽事的受益者,絕非僅有獲勝者本人。這一賽事不僅持續幫助優秀青年策展人走向國際,還在國內率先開啟了全民討論藝術、創新、科技的策展活動模式。今年,賽事更憑借“線上+線下”的新模式,實現了新興藝術生態與更廣泛社會民眾的跨時空接觸,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創造出更廣泛的的溝通機制。伴隨賽事圓滿落幕,這一令人驚喜的收獲,也為策展人以及藝術行業,帶去創新啟發與成熟經驗。
Hyundai Blue Prize在評估選手時,更加看重的是創新性和可持續性,而非著重于選手的以往經驗。每年,中國的青年策展人將會根據能夠反映出現代汽車集團長期愿景的主題,提出自己的策展提案。此后,選拔出6位決賽選手參與初評評委和專家評委的導師項目。他們將在評委們的幫助下準備自己的最終提案,建立自己與國際藝術界的關系網,在國際平臺上探索無限可能。
Hyundai Motorstudio館群是特別的品牌體驗空間。它旨在展示公司的藝術靈魂和其對藝術、設計及科技等多領域藝術實驗的研究性嘗試。在這里,大眾可以了解和見證作為汽車行業詞匯的“motor”,和用于深思和創作的空間 “studio”的結合。
有關現代汽車文化中心的更多信息,歡迎訪問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