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戶家里的小燈箱壞了,用了十幾年有感情了也不舍得扔,順路送到海爾智家社區服務小店里,希望店主李楊杰能夠幫他修好。“買完菜回來燈箱就修好了,沒有想到這么小的一家店,竟然什么服務都能提供,以后我有事就來店里!”用戶驚喜的感嘆到。
4月17日,青島首家海爾智家社區服務小店在市北區保利百合花園正式開業。當天,不少用戶前來小店祝賀開業。為什么這么多用戶特意前來?原來這家店的店主就是有十六年經驗的海爾服務兵李楊杰,服務的還就是這一區域,有不少老熟人。
服務“家生活”,將小店開到用戶身邊去
為什么這個小店有如此強的吸引力?跟隨著用戶的腳步走進這個80平的店里,我們一步步揭秘。
店內共設有家電產品體驗區、家電清洗體驗區、洗護場景體驗區、全屋用水體驗區、生態服務體驗區、全屋智能體驗區、明碼標價區等幾個區域。
首先最直觀與其他家電服務不同的,就是店里設有場景和生態的體驗區。據悉,青島社區服務小店打造的是一站式、全流程的家生活服務體驗。針對客廳、臥室、衛生間、陽臺等8大家居空間提供家電、家政、家裝等100余項家生活服務項目。
在店內我們看到了一些來自海爾生態方的產品,如智能枕、智能鞋柜、晾衣架、墻面漆等等,這意味著服務小店不僅能夠提供家居家電等安裝服務,還能提供局部改造裝修服務。用戶可以直接在小店選材,定制自己想要的設計方案,由小店店主聯系各方,帶來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但其實這個小店最大的“秘密”不是在店里的布局,而是在店主李楊杰身上。他自2005年加入海爾,十六年來與用戶建立起的信任關系,才是最大吸引力。
現場,小店里用海爾智慧蒸烤一體機烤起了烤鴨,給到場的各位用戶品嘗,不少用戶感嘆跟在北京吃過的口味一模一樣。海爾的老用戶姜大爺在品嘗了烤鴨后,表示很合自己的口味,正好晚上孫子要來吃飯,就拜托小店臨近晚飯時間幫忙烤一只,自己帶回家給孫子也嘗嘗。
在洗衣區,李楊杰從用戶家取來的窗簾正在洗衣機中清洗。小區居民尹女士了解到小店能提供多種服務后,不僅預約了洗窗簾,還預約了清洗空調服務。
除此之外,用戶平時遇到各種生活問題,都可以來到小店尋求幫助。店內設有便民區,陳列著一些家庭用得到但不常用的工具,用戶如果家里有需要,可以隨時來取用,或者直接喊上店主一起到家里幫忙。
小店開在社區,也開到了用戶身邊,滿足智慧生活家庭的全部需求。
開出“新店態”,讓用戶信任關系“零距離”
據悉,這個服務小店并不是海爾的首次嘗試。早在2019年,海爾智家就在上海試點服務小店,如今這35家小店已經成為當地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上海松江區的社區服務小店,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無論家里遇到什么事都會到小店找店主吳高杰。吳高杰也樂于給老人幫忙,在幫老人洗窗簾、換窗簾的時候,他發現老人家地漏反味,特意多跑了一趟給老人換了防臭地漏。一來二去,洗空調、換家電、家里翻新,老人都來找她口中的“海爾小吳”,后來還把家里的鑰匙都給了他。
據悉,這樣的故事,正在各個小店發生。不止是一家店,也不止是在上海。在上海的另一家小店,一位用戶也把家里的鑰匙交給了社區服務小店的店主丁忠寶;在李楊杰新開的這家青島服務小店還在試營業期間,就已經有十幾位用戶進店選擇了不同的產品或服務。
青島社區服務小店店主李楊杰說,做服務兵的時候每天都接觸很多用戶,只想著怎么給用戶提供好的服務,但如今服務商幫助小店承擔了大部分房租、場景搭建等費用,還給一起創業的服務兵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整合資源提供各種家居服務,自己現在一門心思想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服務用戶的家生活,與用戶做朋友,充分發揮小店的作用。
社區小店與服務兵店主相結合,與用戶建立起了“零距離”的信任關系。海爾智家社區服務小店店面不大,因此能深入的各個社區,以最短的距離觸達用戶,李楊杰的社區服務小店,便能覆蓋附近的5個小區,一萬余家庭。而服務兵店主,不僅渾身本領,還通過長時間服務與用戶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關系。
用戶有什么需求,可以隨時到小店,小店店主或服務兵直接跟著用戶到家入戶,及時解決用戶困擾。用戶再也不必撥打電話或查找平臺報修,然后等待服務人員不知道從哪里趕過來。
這樣的社區服務小店,雖然看似是簡單的一家店,實際更是一種全新的店態。與用戶的深交互,來自用戶的信任。基于信任的深交互,是無論電商、渠道商還是專賣店都無法做到,這新店態更是無法復制的。
未來,社區服務小店還將在青島陸續落地。以服務為基礎,以產品為媒介,以信任為目標,以體驗為目的。未來,這樣的小店,將開往全國各地,開到每個用戶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