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青年演員富揚恩參與拍攝的大型鄉村振興題材電視劇《國家情懷》在紅色革命老區金寨縣殺青 , 她在劇中飾演了一名助力脫貧攻堅的優秀青年蔣降。為響應“扶上馬要再送一程”的號召,蔣降運用自己學習來的嶄新思維模式幫助老區人民振興鄉村。
但令富揚恩沒有想到的是,她與金寨縣的緣分早在 2020 年年初的助農行動第一站就已經結下。戲里的扶貧青年與戲外的助農參與者奇妙地結合,冥冥之中,扶貧助農這件事兒讓富揚恩收獲了許多預料之外的驚喜。
颯爽“警界小花”
早上還是微微細雨,一會兒天空終于徹底放晴,富揚恩穿著舒適的休閑服,腳下踩著一雙片兒懶(老北京布鞋)來到拍攝現場。于是,話題便從這雙鞋子開啟。
“我一直都很喜歡國潮品牌,平時我特別喜歡穿著帶有國旗(圖案)的運動服。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給我郵寄了這雙鞋子,看到它之后,我覺得這就是老北京百姓的日常,也是一種帶著煙火氣的潮流。在試穿之后,我發現這雙鞋子特別舒服,于是,它幾乎成為了我日常的必需品。不論是工作間隙還是上飛機,甚至是見朋友,只要能穿的場合,我幾乎都在穿。”
在富揚恩的個人社交網絡上,能夠看到她口中的那件帶有國旗(圖案)的服裝。在她日常的生活點滴之間,那種颯爽英姿的感覺總是能夠被捕捉到。這樣的氣質并不是天生自帶的,而是得益于她參與公安系列影視作品的拍攝,每日逐步習得,將這種氣質帶進了現實生活。
電視劇《獵狐》與電影《獵狐行動》講述的是獵狐小組去境外追捕經濟罪犯的事跡,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故事。為了真實還原經偵警察的形象,富揚恩去到一線經偵警察中體驗生活,與經偵干警們一起訓練、工作、學習、生活。同時,因為她長期刻苦訓練,富揚恩也很幸運地成為了唯一一個兩部作品都有參與的演員。
從2019年1月份開始,富揚恩便轉換了身份,進入到警察隊伍中體驗生活。“那段時間,我每天基本上不到六點起床,坐班車去學習,與大家一起參加訓練,穿警服,站軍姿,走正步等等,還要學習英文、了解各國文化差異、國際司法知識等,學習如何真實地進行抓捕行動。這種參與是完全融入式的,對我并沒有任何的特殊對待。我也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名新入警的普通的學警,對上級交給的任務按時完成,不打折扣。”
在拍攝之前加倍仔細做功課已經成為富揚恩的習慣,尤其是軍警類的職業戲,她希望能夠更加嚴謹地了解這類職業。
“首先,這部戲要讓全國兩百多萬的公安干警看到之后,真實感受到,我塑造的角色是還原了他們的真實生活。其實,以前都是從外部看這支隊伍,當我真的從內部看這支隊伍的時候,就能夠真切感受到他們的艱辛和不容易。通過這段學習,我看到了新時代公安干警們的‘三高’經歷——高學歷、高科技、高智商,由衷地感到敬佩。”
作為一名演員,富揚恩為塑造好警察形象,到一線警察隊伍中體驗生活已屬難能可貴,但她并沒有“走過場”,而是踏踏實實沉到警察隊伍中,和他們一起錘煉學習。“我記得,在剛拿到劇本的時候,里面有我完全看不懂的很多專業術語。這是我飾演這個角色最難的一點,當時甚至沒辦法順暢地讀劇本。于是,在這次與大家一起生活學習的時候,我會像以前在課堂上課時,對每一個不懂的名詞都在旁邊仔細標注。只有理解定義,才能有更深層次的感受。后期,通過跟他們一起學習生活,很多專業詞語就完全明白了。于是讀劇本就順利很多,最大的困難便迎刃而解了。”
“與其去演一名警察,不如直接成為一名警察,當你是警察以后,身上就會有警察的氣質,就不需要去演了。”在經過長時間的體驗后,身邊的人都感覺到富揚恩身上的鄰家小姑娘氣質消失了,相反,颯爽的威懾力逐漸提升。“其實我也是圓了自己的一個警察夢,在這個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獵狐精神’,什么是中國人民警察。”
而在前不久殺青的《國家情懷》這部戲中,這樣的氣質依舊幫助富揚恩將角色演繹得更加精準到位。所有的人生經歷都會融入一個人的骨髓,甚至是血液。富揚恩對此深信不疑。她一直在演員的道路上體驗著別人的人生,又通過這段經歷思索著,將自己的生活經營得更加美好。
在時間的旅行中撞見自己
在過去的 2020 年,富揚恩助力抗疫行動,在網絡上不斷發聲支援。在那段難熬的日子里,她與全國人民一樣,每天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新聞,關心疫情走勢。“在2020年的抗疫行動中,我感受到了人民的凝聚力,還有同舟共濟的精神。全國人民步調都是一致的,大家都知道必須齊心協力才能夠取得成功。這也體現了祖國的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作為文藝工作者,我覺得,我們這代人更應該創作出體現我國文化自信的作品,去講述中國自己的故事。”
2020年3月份,富揚恩開啟了一個公益項目——《恩恩助農》。“我當時只是希望有機會能夠為農村、農民、農業做點事,讓外面的人看見鄉村的美,農民的真,農產品的好。”富揚恩說,“沒想到越來越多的朋友看到后,也一起加入了助農隊伍。其實,表面上看我們在助農,可實際上,鄉村給我們帶來的精神收獲滿滿當當,我覺得已經超越了我們的付出,何嘗不是幫助我們自己呢?”
從項目開啟直至結束,雖然一直都是純公益、零收益地進行,但在富揚恩的行動之下,她身邊的工作人員都逐漸參與進來。慢慢的,《恩恩助農》號召了一批一心想要做公益的人,“公益確實會感染周圍的人”。
項目開始幫扶的第一站就是安徽省金寨縣,一個奇妙的緣分就此埋下伏筆。“安徽金寨縣是我們開啟公益的第一站。因為疫情的原因,當時還是純線上的公益形式,老區的人民一直希望我可以去當地看看。當時做助農的時候,我并不知道有《國家情懷》這部戲,后來在八九月份的時候制片人找到我,說有一部鄉村振興題材的電視劇要去金寨拍攝,而且請我飾演一名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青年。也是因為這個戲的原因,我終于見到了老區人民,而且這個戲講述的就是脫貧攻堅的故事。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緣分。我自己恍惚之間,有一種戲里與戲外結合的感覺。”
老區人民知道富揚恩來到了金寨,被幫扶過的企業和群眾紛紛前來探班,他們的熱情讓富揚恩內心暖暖的。
“我們即使只做了一點點,他們都能夠記在心里。我以前沒有去過金寨縣,可以說跟他們是毫無聯系的。后來,通過幫扶行動認識了很多老區的朋友,他們真的特別樸實,在拍戲期間,除了助農項目之外,他們有需要,我也在盡力去幫助。我覺得,公益讓大家更近了。”富揚恩如是說。
“藝術是相通的”
Q 你自幼學習舞蹈,后來在什么時間、什么機緣讓你想要去學習表演專業呢?A 我小時候學習舞蹈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我是那種干一行愛一行的個性,專業學習中國舞后,我就被電影吸引住了。于是,便轉行學習表演。我覺得,藝術總是相通的,學習舞蹈能夠訓練感受力、領悟力、悟性等。在表演上也是如此,拿到一個角色之后,對它的感受力和悟性也是很重要的。
Q 以前看的哪部電影對你影響很大?A 《阿甘正傳》和《流浪地球》。
Q 演員這個職業最吸引你的特質有哪些呢?A 演員所飾演的每個角色都在體驗一個不同的人生。這讓我覺得,生活有了很多可能性,也能夠從別人的人生中感受到差異之處,同時還可以從角色中學習到角色的優秀品質。就像是通過拍攝電視劇《獵狐》,我就從警察隊伍中學到了那種堅韌和勇敢的性格,而這種性格特質無形中就成為了現實的我的一部分。
Q 目前還有什么影視作品或綜藝節目即將與大家見面?A 我現在正在廈門拍攝電視劇《不期而至》。這部劇里面我飾演了一個反派角色,如果能夠把反派形象演得生動準確,反而有助于正面人物的形象塑造。
“演戲是生活的旋律”
Q 在過去的 2020 年,你還解鎖了主持這項新技能,作為主持人的初次體驗如何?心情怎樣?A 其實是很忐忑,我不是專業的主持人,跟我一起的主持人都很專業。但我收獲很大,希望自己有更多機會再去嘗試。
Q 在日常生活中,平時最大的愛好是什么?A 美食、睡眠和運動。我覺得,美食是健康生活的必需品,充足的睡眠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工作生活,而運動能夠讓我們保持健康的身材,讓我們更有精氣神兒。在運動方面,我很喜歡打拳和做瑜伽。
Q 近期,最讓你感覺到幸福的瞬間是什么時候?A 我在拍完戲回家的時候,會感覺很放松。
Q 你認為,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么?A 演戲是生活的旋律,公益是內心的折射。把愛好做成職業,能夠全身心去投入。保持工作激情的同時,還可以勞逸結合。
Q 有沒有一個一直以來都在堅持的小習慣?A 健身 ,這能讓我時刻保持好的狀態。
Q 在事業或是生活遇到不太如意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很想要去的地方?A 當我心情欠佳的時候,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西湖。看那里的湖面泛起漣漪又歸于平靜,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湖邊走過,那些歷史中的人物如膠片般仿佛皆在眼前重現,我不禁想,連蘇東坡居士也曾有過豪邁和憂愁,我這一點又算什么呢?靈隱寺的對聯里說,“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看一次西湖,翻一本書,聽兩首曲,偶有所得,于是再滿血復活,繼續自己人生應有的旅程。
Q 向大家推薦近期喜歡的一本書或一部影視作品吧?A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曾經有一篇文章,二十年來再一次被網友重復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很多人轉帖時沒有篇名,有人用《生命是一場長期而持續的積累過程》當篇名,也有人把它命名為《若要贊美晴天請等到黃昏之后》,其實作者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這本書強調“生命的延續感”,我很欣賞。“祖國”對我來說意味著“家”
Q 目前,國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是怎樣見證的?你的感受如何?A 在我國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時候,我看到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美好生活的變化。如果沒有參與《恩恩助農》項目以及拍攝《國家情懷》這部戲,也就沒辦法真切感受到他們生活的變化。所以,我很幸運能夠參與其中。
Q 說一件在你記憶中,你與祖國息息相關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A 我在祖國 70 歲生日的時候,在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那個時候瞬間就能感覺到祖國的強大。
Q 2021 年,你要送給祖國什么祝福?A 今年正好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我祝愿國家越來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
Q “祖國”這兩個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A “祖國”對我來說意味著家。祖國孕育了我,我生長在這里,我對祖國有著強大的文化歸屬感。
Q 我們都是追夢人,那你的中國夢是什么?A 我的中國夢是做一名新時代的好演員。可以給下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帶來示范作用,用更好的作品回饋大家。
Q 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你是怎樣理解“追夢”二字的?A 我認為,夢想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我們要敢想,敢做,敢于追夢,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會有力量。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切皆有可能。
Q 面對追夢道路上的困難,你是怎樣應對挑戰的?A 每個人的追夢之路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困難是會發展變化的,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蛻變的過程,困難也是兩面性的,沒有困難的話,我們就不會改變自己。當你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學會化危機為轉機,才能夠在困難面前挑戰成功。
Q 當你認為自己取得成功時,如何面對榮譽感和自豪感?A 我并不認為自己談得上成功,但是我們這代人真的要感謝時代,感謝國家,讓我有機會去努力拼搏,同時感謝身邊的家人朋友和一直支持我的人,因為每一個微小的成果都不屬于我自己,都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我很珍惜現在擁有的機會,能夠讓我去拼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