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T財經
一卷膠帶,一份希望。
5月25日,是國際失蹤兒童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與互聯網包裝平臺一撕得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打造“希望膠帶”公益捐贈平臺,幫助更多的失蹤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據悉,通過一撕得推出的“希望膠帶”小程序,可下單定制實體膠帶,一批膠帶約為一萬卷,上面會印有95個失蹤兒童的信息。以后只要有一撕得膠帶、封箱帶的地方,比如快遞包裝,就會有尋親啟事。
(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和一撕得集團VP劉煥然簽約合影)
回家的希望
孩子丟了,是每個家庭的噩夢,也是最觸動人心的社會話題之一。
吉林通化的張寶艷夫婦丟失了自己的孩子,經歷了悲痛欲絕,最終萬幸找到孩子。夫婦二人產生了想幫助更多失去孩子家庭的想法,于2007年4月自費創建了國內最早的尋親網站——寶貝回家,如今已發展為尋親資料最多、影響力最大、志愿者最多的尋親平臺。
從2013年開始,寶貝回家與中華兒慈會回家的希望就開始了緊密的合作,2019年3月25日,中華兒慈會舉行了“寶貝回家”專項基金簽約儀式,通過專項基金的形式,對這家草根公益組織進行最大力度的支持和幫助。
中華兒慈會屬于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由國務院批準成立,業務主管單位為民政部。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曾表示,不僅要關注尋親幫扶,更要在打拐防拐及被拐兒童成長救助等全方面形成合力。
由此,2011年10月,“回家的希望”項目誕生,以2011時尚芭莎明星慈善夜的善款為啟動資金,致力于救助幫扶打拐被解救的困難兒童、專注被拐兒童救助幫扶及兒童安全成長領域公益項目支持。
據“回家的希望”項目負責人葉瑋瑋介紹,相比于專注于尋親單個環節的“寶貝回家”,“回家的希望”項目則形成了完整的幫扶閉環:從最早的預防宣傳,到尋親信息發布(與“寶貝回家”合作),再到尋回兒童后的救助幫扶。
王林表示,一個家庭為了尋回失蹤兒童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對此,“回家的希望”項目尤其關注三方面的救助:給極度貧困的失蹤家庭提供資金,幫助被拐兒童恢復身心健康以及解決因常年失學帶來的教育問題,從而讓家庭和兒童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守護兒童安全成長。
(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
多年來,“回家的希望”項目獲得了公安部打拐辦、貴州、四川、陜西等多地公安廳以及當地婦聯、民政等機構的支持,開展了寶貝守護計劃兒童安全反拐宣傳近5000場,惠及兒童家庭三十余萬。
目前, “寶貝回家”已經幫助了7433個破碎的家庭團圓,其中走失被拐兒童3703例,其他各種原因失聯的3690例。
與此同時,“回家的希望”項目團隊發現,留守兒童是失蹤兒童的高發人群,因此也將幫扶范圍進一步拓展至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成長領域項目給予支持。
如今,中華兒慈會“回家的希望”項目已成為救助失蹤兒童一支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
企業的力量
在公益組織發力的同時,越來越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參與進來。
比如,2016年5月,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布了一個名叫“團圓”的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目前,已有25個主流APP接入該平臺,覆蓋人群超9億。上線三年來,“團圓”共找回3901名失蹤兒童,找回率高達98%。
再比如,2016年底,百度啟動AI尋人系統,采用人臉識別技術,接入民政部、寶貝回家、反邪教網等權威數據,幫助走失人員、尋親者和公益機構、志愿者尋親。
如今,又有一家企業加入到這項公益行動中來。一撕得為“回家的希望”項目免費開發了一款失蹤兒童信息傳播物料定制小程序——“希望膠帶”,于今天正式上線。
葉瑋瑋表示“希望膠帶”主要用于傳播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登記的失蹤兒童信息,大多為陳年積案。“這些孩子其實現在已經長大了,希望借助膠帶的傳播,讓這些被尋找的孩子能夠看到信息,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還在不放棄的尋找他們,能夠主動去公安部門免費采血入庫。”
有膠帶定制需求的企業可以通過小程序提交訂單信息,資金將流向項目基金會,產品則由一撕得生產。如此一來,愛心企業既完成了“捐贈”,又獲得了傳播失蹤兒童信息的公益物料。
據了解,一批膠帶約為一萬卷,這一萬卷膠帶本身就是尋親啟事,上面會印有95個失蹤兒童的信息。會根據失蹤兒童家長提交的授權,定期替換上新的內容。
一撕得市場負責人孟郝軼表示,后續還將在中華兒慈會官網、寶貝回家尋親網站以及一撕得商城開放入口,以便更多企業參與其中,實現更廣泛的傳播。
更大的愿景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社會價值是企業的未來。
今年4月19日,騰訊的第四次戰略升級核心為“社會價值”,并專門設立一個全新的業務部門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馬化騰聲稱,要投入500億去做社會責任升級工作。
剛卸任字節跳動CEO不久的張一鳴也對外表示,聚焦遠景戰略、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持續學習企業如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也將“社會價值”作為企業的終極目標:“那些圍繞社會價值去做的企業,往往最終價值是最高的。”
公益,往往是企業實現社會價值的關鍵路徑。但公益不能淪為企業的面子工程,企業要真正為公益事業賦能,才能實現長久的社會價值。
其實,早在去年底,“寶貝回家”就上線了膠帶項目。直到今年3月,一則印滿失蹤兒童信息的膠帶打包的視頻登上了抖音熱門榜,當天點擊率近1200萬,才引發了一輪關注熱潮。
而參與膠帶打包的愛心商家都是一些中小企業,零星的善心付出如何才能匯聚成一項能量巨大的公益項目?想要真正長久支撐膠帶項目的良性運作,行業領頭羊一撕得可謂是當仁不讓的選擇。
(一撕得集團聯合創始人兼VP劉煥然)
據一撕得集團聯合創始人兼VP劉煥然介紹,一撕得與傳統包裝企業不同,是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包裝平臺,運用“SaaS+云平臺”的運營模式,連接整合了500家以上制造供應商,可以將一個訂單在全國進行分解,通過自身系統進行調度和分配,動態地實現整體架構的生產,統一輸出質量標準,滿足100萬+企業不同的包裝印刷需求。
一撕得還是這個行業里對科研創新最為重視的公司之一,創新地發明了拉鏈紙箱,并將其做成行業包裝的三大紙箱品類之一;還一直踐行綠色發展,推出了性價比最高的系列環保產品。
此外,一撕得擁有自己的物流倉儲團隊,可提供一站式包裝供應鏈服務。去年,全國疫情嚴格管控,一撕得憑借強大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依然完成了平臺上超98%的訂單交付。
這也意味著,一撕得不僅能夠幫助“回家的希望”項目完成自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膠帶定制需求,從設計、制作到發送一站式服務,還能將成本壓縮至最低條件,在同等數額的捐助資金條件下,生產并傳播更多的希望膠帶,讓更多的孩子重回家庭的溫暖。
對此,王林表示,一撕得是一家有情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相信能夠和中華兒慈會一起把“希望膠帶”項目做好,做出影響力,“把慈善的手臂伸得更長”。
“我們在實現商業成功的同時,也希望在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一些微薄之力。”劉煥然表示,一撕得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從2017年幫助流浪小動物到2020年發起女性安全聯盟,都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據悉,雙方未來還將考慮把失蹤兒童信息印制在各種包裝形式上,不止于一卷小小的膠帶,最大程度地將公益項目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
劉煥然在簽約儀式上表態:“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公益事業全民化,不論是B端的企業,還是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公益夢想,從而實現公益事業影響力的最大化。”
當公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企業不僅促進了自身行業的變革,更有望推動公益形態的進化,給社會帶來更為深遠的積極影響。而這正是公益組織與企業合作所期待看到的更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