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海爾智家公告發布長期股權激勵計劃,引發業界內外廣泛關注。
據方案顯示,此次股權激勵計劃以A股股票期權為激勵工具,權益總量達到5100萬股,涵蓋激勵對象400人,激勵人員范圍包括董事、高管、產業總經理等管理層;首次授予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每股25.99元。
這手筆不可不謂不大!畢竟此前5月,海爾智家就曾對外披露過一個大手筆的“A+H股員工持股計劃”——從激勵基金中拿出近8億元回購公司股份,獎勵包括董事、監事、高管、公司及子公司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等在內的員工。其中A股持股計劃人員不超過1599人,H股持股計劃不超過35人。
兩次股權激勵計劃的發布,相隔僅有66天。如此“迫不及待”,海爾智家到底意欲何為?
在外行人想來,“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在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的當下,股權激勵的目的無外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在內行人看來,海爾智家這樣做,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原因——
相關證券業內人士指出,海爾智家的股權激勵計劃是公司沿著治理架構改革之路前進的重要一步,將實現公司員工利益一致,進一步完善公司基本面。
亦有相關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海爾智家可通過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激勵生態,穩固高層管理人員及員工核心骨干,激勵員工創新創造的同時,有力保障品牌戰略成果,推動公司實現有質量可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海爾智家也可借此次期權計劃的業績考核目標給予市場更加清晰的業績指引,釋放出公司對自身長期發展充滿信心的訊號,提升投資者和市場信心。
這些并非套話。伴隨近年來旗下卡薩帝、三翼鳥等高端品牌、場景品牌和生態品牌三級品牌戰略升級不斷深入推進,海爾智家構建起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如果想要“更進一步”,海爾智家需要戰略定力更加聚焦,以及管理層更堅定的投入來保障品牌戰略落地,這就需要與之匹配的員工激勵計劃來進行敦促。
讓員工較長期地持有公司股票期權,將員工利益、上市公司利益、股東利益等深度綁定,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此一來,管理層堅定助推公司品牌戰略快速落地,而員工在“人單合一”模式以及長期獎勵機制激勵下不斷創新,為上市公司創造更多價值,“反哺”股東價值和分紅收益隨之不斷攀高,正反饋循環之中,員工、上市公司、股東等多方實現共贏。
當然,海爾智家對管理層和員工的這種“造富福利”也不是白送的。拿這次發布的“2021-2025年股權激勵計劃”來說,海爾智家的方案顯示,本期股權激勵五年期的業績考核指標以2020年業績為基期,2021年經調整歸母凈利潤額增長30%,2022年較2021年增長15%(含)以上;2023年、2024年、2025年較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達到15%(含)以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具競爭力和考驗性的目標。畢竟根據歐睿數據預測,預計2020-2024年全球家電整體零售額復合增長率約為5.8%,而本次海爾智家的考核指標是近三倍以上的行業增長,海爾智家的董事、高管、產業總經理們想要拿到股票期權獎勵,著實要下一番功夫,靠本事兌現業績承諾。
那么問題來了,“年復合增長達到15%及以上”的考核目標是否過高?其實不然,有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結合海爾智家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公司制定的考核目標是較為合理的,具有可實現性。且從海爾智家一向比較穩健的行事風格來看,未來的業績也許會高于這個目標。
“海爾智家在全球化、智能化、渠道扁平化、高端化的戰略布局深遠”。卡薩帝品牌順應高品質生活趨勢,近年來保持持續高增長的態勢,而隨著卡薩帝的產品陣容向成套家電拓展以及品牌運營體系日臻完善,未來市場空間值得期待;全球化方面,經過二十多年海外市場自主品牌戰略的落地實施,海爾智家已經打開高盈利通道。相關數據顯示,在市場份額上,海爾智家在海外主流區域已經進入第一梯隊:北美、拉美、澳洲進入前三席,東南亞進入前四,歐洲、日本、中東非已經占據前五,未來潛力不容小覷。
去年9月,海爾智家抓住物聯網時代風口,發布了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開辟了“賣場景”的新賽道,目前“三翼鳥”已迭代1000余場景方案、200余種服務,全場景累計服務1.83億家庭,相信隨著物聯網深入發展有望成為拉動海爾智家營收業績的強力引擎;此外,隨著海爾智家品牌長板價值的逐漸釋放,干衣機、洗碗機等不斷涌現的新品類創造了新的業務增長點,而隨著未來持續加大對創新產品的投放力度,這些新品類有望實現持續高增長。
雄厚的實力賦予了海爾智家充足的底氣。無論是員工持股計劃還是長期股權激勵計劃,都彰顯了海爾智家對其未來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信心。“疾風知勁草,歲寒識松霜”,如此為長期穿越周期實現穩健高質量增長而不懈努力的海爾智家,值得市場進一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