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素有“國貨之光”美譽的半島超聲炮特邀黎京雄院長開展直播教學活動,分享半島超聲炮在臨床應用上的全新進展。
作為國內光電領域的先行者、半島超聲炮金牌培訓導師、綠寶石甄選專家,黎京雄院長在直播公開課上先聲奪人,將首創的“韌帶光電療法”從歐洲之星Fotona4D Pro進一步延展到半島超聲炮的臨床實踐中,實現了光電聲多領域的無縫銜接,為半島超聲炮的療效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不能有效運用,技術升級只是擺設
對于半島超聲炮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帶來的醫美國潮風,黎京雄院長給予了非常正面的評價。他認為:“半島超聲炮的崛起并非偶然,與傳統超聲刀相比,半島超聲炮除了順利拿下國家認可的NMPA認證外,還實現了全方位的升級,在療效、舒適度、可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半島超聲炮的升級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超脈沖技術,高峰值功率,窄脈寬,作用時間更短,熱能更準確;其次是大焦域(最大直徑3mm)聚焦技術,拓展超聲焦域范圍,有效規避了傳統設備治療過程中可能對面部神經和皮膚造成損傷的風險;再次是全新的雙手柄設計,變原先的蓋章式操作為定位+滑動式操作,治療頭可以兼顧更多的治療部位,加之雙手柄帶來的更豐富的治療層次(2.0mm,3.0mm,4.5mm),能輕松完成包括眼周、鼻翼、唇周、法令紋、頸部等精細部位的治療需要,實現全面部360度無死角治療。
(放一張黎院半島超聲炮治療圖)
但是,技術升級是否意味著療效升級?黎京雄院長的答案是否定的。“能夠真實提升療效與體驗的才是新技術,否則,技術升級只是擺設。”作為一名資深的攝影愛好者,黎京雄院長以攝影為例,他說:“攝影和醫美之間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攝影是一項捕捉美的藝術,而醫美是一項塑造美的藝術。那么,好的相機是不是代表著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
越是高級的相機,對于快門、光圈、感光度ISO這些參數的調節要求也相應越高,只有參數適當,才能拍出理想的效果;半島超聲炮也是一樣,新技術的加入讓這臺設備更加智能,更加先進。但是,判斷求美者的面部適應癥情況,依據不同求美者個體的年齡、職業、氣質、訴求確定不同的治療參數,真正發揮技術升級帶來的優勢,才是用好這臺設備的關鍵。
二、半島超聲炮的“韌帶光電療法”
一般來說,評價一位醫美醫生的能力有這樣幾個維度。首先是審美的維度,就是要擁有高級的美學觀念;其次是療法的維度,就是我們常說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最后是操作的維度,這個維度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在這三個維度中,療法的維度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從設備通向療效的橋梁,也是判斷醫生技術高低的直觀標準。療法是一種需要借助設備實現療效,但又可以超越設備獨立存在的東西。
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經驗,攝影大師即便用手機也可以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藝術大片,更好的相機當然會錦上添花,成為加分項,但是構圖、光影、角度才是決定照片好壞的更高維度的標準。對于半島超聲炮而言,“韌帶光電療法”就是超越設備本身的更高的維度。
在“黎氏光電”這個私人化治療場景中,“韌帶光電療法”強調依據面部韌帶和筋膜的分布規律,針對不同的適應癥需求,對靶向位置進行精準提拉,提升韌帶和筋膜的拉力,促使淺層脂肪墊復位,由深到淺,由內到外,全層收緊并提升面部輪廓,克服整個面部的下垂感,這種以面部解剖為基礎的有邏輯的全面部提升,效果維持更加持久,在年輕化的同時,帶來更自然的 “媽生感”。
想要使用“韌帶光電療法”,需要設備的能量達到韌帶和筋膜層,半島超聲炮利用的是超聲波聚焦產生的熱效應,穿透層次豐富,尤其是4.5mm的穿透深度,可以直達SMAS筋膜層,為韌帶光電療法提供了條件。進一步結合半島超聲炮的超脈沖技術和大焦域技術,配合“線面結合、刀炮結合”的操作技巧,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峰只對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來說才有真正意義。黎京雄院長在半島超聲炮領域的再度領航,是他在光電領域多年深耕與探索結出的碩果,不但為半島超聲炮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求美者帶來了更好的變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