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秀水街周末時尚沙龍”第四期繼續在秀水街大廈五層張肇達藝術中心舉行,本期沙龍邀請了時裝設計師、資深商業經理人、高校老師等各界嘉賓參加,圍繞“國潮與中國商業新業態”相關主題,探討新消費態勢下的國潮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如何擁抱市場、走向大眾,讓時尚消費實現商業化發展。
“秀水街周末時尚沙龍”由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和北京秀水街集團主辦,致力于打造北京時尚內容的發聲地,每周邀請設計師、時尚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圍繞“國潮”主題開展跨界探討和碰撞。
作為「DESIGNER 101」設計師孵化項目的主題活動之一,秀水街周末時尚沙龍在前三期活動中都討論了設計師品牌發展所面臨的商業化困境。設計師如何打破藝術與商業的隔膜?如何幫助年輕設計師快速上路?如何促進國潮和時尚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這些,正是第四期沙龍想要探討的問題。
沙龍現場,知名旅法高級定制設計師、第二屆“北京市大工匠”稱號獲得者高巍分享了其海外創業的經歷:他曾連續13年參加法國巴黎時裝周,是迄今為止參加此項頂級國際女裝展時間最長的華人服裝設計師,他的客戶遍及歐美各國及中東地區。高巍認為中國市場機遇多、變化快,年輕設計師在專注設計之外,要與時俱進,找到懂商業的合作者,必將大有可為。
知名服裝設計師、原海政文工團首席服裝設計師、“張珂嘉”高定品牌創始人張珂嘉分享了其策劃的“穿在身上的中華文化”品牌詮釋。該項目通過發掘我國56個民族的民族服飾文化,以沉浸式的秀來全面呈現民族精神,做文化的時尚化表達,讓傳承千年文明和歷史融入到現代生活中,讓年輕人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民族文化,讓世界感知大美中華。“張珂嘉”高定品牌運營總監高慧斌表示:多民族文化也是國潮的一部分,國潮如何發展才能不只是一時潮流,怎樣持續的融入文化、傳播文化,是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的。
知名設計師孫明磊同時也是北京服裝學院BFD商業設計師項目導師,在后疫情時代,他希望能為年輕設計師做些什么,為設計專業的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幫助。他認為DESIGNER 101這個平臺要做一種感覺,讓更多人看到設計師群體,讓設計師的作品真的能變成他的財富,形成良性循環,時尚產業有了土壤,才能成長出世界級的設計師。
瑞馳恒達商業有限公司副總裁葛佳欣主要負責全國各大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的商業規劃和運營,她表示當下的國潮受到交通樞紐商業青睞,而且客群、調性也契合。以大興機場為例,其中央商務區計劃引入國內的一線大女裝、大男裝,包括設計師品牌,也希望跟一些新銳的代表性的品牌開展全鏈條的合作。
時尚達人、中潤金服(海南)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夏敏潔曾在秀水街經營一家設計師品牌集合店,“停留你心”高級珠寶定制品牌創始人&首席設計師張雲淇剛剛在秀水街開設了其第一家線下門店,青年珠寶設計師任立則已經在線下深耕了10年,Zoual晏緹高級成衣定制、Zoual高端男裝定制、Chris By Zoual成衣系列品牌創始人周晏緹更是擁有幾十家線下門店,他們在沙龍上分享了同時作為設計師和運營者的經驗,大家都一致認為,對于定制、設計類的品牌來講,線下體驗不可或缺,同時也是與顧客建立長期聯系的必要場景。
▲
高巍
知名旅法高級定制設計師
“北京市大工匠”稱號獲得者
“1999年,在服裝設計師協會的組織下,我得到去法國巴黎高級時裝工會學校學習的機會,后來繼續在巴黎深造,畢業設計的香云紗系列作品得到時尚買手的青睞,然后就自己開了工作室,接全球客戶的禮服定制的單,在慢慢的摸索中,找到自己的作品和客戶之間的互相吸引的地方,達成一種互動。”
“即使設計師沒有運用自己國家的文化元素,你還是能從作品中看出他的國籍,因為這是你的DNA里融化的、自帶的文化基因,所謂國潮也是如此,設計中沒必要刻意去凸顯。”
“中國的市場真的是非常大,機遇特別多,很多條件是國外沒法比的,而且國內的時尚日新月異,需要你不斷打破認知,重新發現和提升。”
“總體來說,國外的設計風格跟國內還是有差別的,國外客戶更趨向于那種夸張、招搖的風格,‘我要成為 Party的焦點’;中國人的審美則更趨向在融入大眾的情況下有一個‘畫龍點睛’一般的獨特的東西。”
▲
張珂嘉
知名時裝設計師
原海政文工團首席服裝設計師
“張珂嘉”高定品牌創始人
“我們各民族的服裝服飾,需要與時俱進,需要用年輕、時尚的視角來進行一些表達。設計師一定要做藝術和商業之間的橋梁。民族的、非遺的不一定非得特別繁瑣和復雜,也可以簡約,我們通過藝術解構和再設計,讓它更受年輕人喜愛。”
“我們現在做‘穿在身上的文化’的課題,通過秀的方式來沉浸式的展示56個民族的服飾文化,打造一個民族文化服裝服飾語匯表達的這樣的一個生態圈。我們做文化的時尚化表達,不脫離商業,也不把藝術和文化拋開,每一件衣服賣出去的時候,我希望客戶是能帶著一種文化走的。”
▲
高慧斌
知名策劃人 “張珂嘉”品牌 運營總監
“多民族也是國潮的一部分。每個民族文化不同,這些都需要你去學習和體驗,現在很多的設計師,尤其是年輕的,大家再去找文化,大家不會到田間地頭去尋找去學習,大家去網上搜,但是網上有很多的東西是錯的,你從一開始設計這種有錯的時候,你文化完全就走偏了。大家的設計能力都很強,但是當你在拿到一個新的本土文化在創作的時候,你對他沒有任何了解,你就沒有辦法進行你的創作。”
“國潮非常好,說明大家都在關注本土文化。但換個角度講,如果我們只把它當成一個潮流,潮流很快會過去的,很多東西只是因為這個圖案好看拿來用一用而已。如果大家沒有意識到圖案背后的文化意義,這個潮流過去之后還能留下些什么?這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孫明磊
知名時裝設計師
北京服裝學院BFD商業設計師項目導師
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高級定制研究中心教學實踐基地導師
北海藝術學院畢業設計導師
明三時品牌主理人
嵐姬剎品牌藝術總監
叁般生品牌藝術總監
“服裝時尚產業在疫情過后以后應該是一個‘大亂戰’的時期,就沒有任何一條主線是對的,也沒有任何一條副線是錯的,怎么都ok。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年輕設計師如何成長。因為這是時尚產業發展的土壤。”
“年輕設計師其實很難:基數大、上升空間小,想張揚的做自己,又還得迎合市場,然后在迎合市場的過程當中迷失自己,還要再找回自己,翻來覆去的在做斗爭。對年輕設計師來說,第一件事要讓別人認識你,秀水街和「DESIGNER 101」的平臺要做一種感覺,讓更多人看到設計師這個群體,能讓設計師的東西真的能變成他的財富,形成良性循環。”
“品牌是宗教,店是廟。線下店對于品牌來說是一個被膜拜的地方。如果是高端定制品牌,客戶并不是買衣服、買珠寶,而是要跟你溝通,設計師的個人魅力是很重要的。”
▲
楊光
知名時裝設計師
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特聘講師
MASSYS時裝研發中心聯合創始人
明三時設計總監
“北京屬于文化高地,在服裝設計、時尚產業來說,可以接觸一些文化深層的東西。因為各種原因,設計師們可能現在不是特別好做,但是想想DESIGNER 101開始關注扶持設計師發展,包括協會的努力,未來還是挺有前景的!”
▲
葛佳欣
瑞馳恒達商業有限公司副總裁
品牌策劃人
“我們做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的商業運營,給旅行的人做服務。其實在交通樞紐的,從我們商業運營的角度來看,機場、高鐵站的客群與原創設計師品牌調性還是比較契合的。”
▲
張莉莉
北京首都機場商貿有限公司
“大興機場要打造一個看世界、看未來的主題概念,未來同步的規劃方向是想引入我們的國潮文化,在中央商業區引入國內的一線的大女裝、大男裝,包括設計師品牌,現在也希望跟一些新銳的代表性的品牌開展全鏈條的合作。”
▲
夏敏潔
時尚達人
中潤金服(海南)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我在幾年前在秀水街親自經營過一家設計師品牌集合店,沉淀了特別優質的客戶,其實她們購買力、品位以及潛在消費能力的挖掘性都很高,關鍵在于你正向提供了導向性的推薦和親力親為的服務。”
“客戶是最聰明的,客戶也是最忠誠的,我始終覺得,因為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和跟他們的互動是真實真誠,然后真的是為他去著想,一件衣服多樣化的去匹配,又省錢又省力,然后又能搭配的顯瘦顯高級,讓可以出入更多場合的話,實際上就已經建立了回頭客。”
▲
周晏緹Chris Zhou
Zoual晏緹高級成衣定制
Zoual高端男裝定制
Chris By Zoual成衣系列品牌創始人、藝術總監
PAP聯合發起人
“Zoual晏緹品牌主營線下店鋪,定制和成衣都有,在全國有幾十家實體門店。我們品牌客群以大客戶為主,跟銀行、企業高管也有合作。品牌線下店鋪的選址很重要,位置好,交通方便。客戶的維護要關注,如果你了解顧客的生活動向,你就能更好的能把握住客戶的心理,這也是線下的優勢。另外也要多進行一些同行之類的交流,把客戶進行一個互換,或者跨界合作。”
▲
任立
珠寶設計師、品牌主理人
“我一直做線下珠寶定制工作室,做了有10年了,線下顧客的粘度是很重要的,現在客戶的積累基本上是客戶直接推薦客戶過來。客人到店,聊著聊著,都是要買定制款,同時買很多現貨。因為疫情,客人來得少了,交流少了,主要是微信或者快遞看貨,定制款銷售就收到影響。”
▲
張雲淇
“停留你心”高級珠寶定制品牌創始人
首席設計師
“停留你心品牌最開始是從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因為我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和翡翠類的珠寶,但深入的過程中發現當下的翡翠缺乏年輕人喜歡的款式,所以我就想要做一個真正屬于年輕人的、輕奢風格的翡翠定制品牌。我們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推廣,發現有一些客戶不愿意做線上成交,尤其是翡翠客單價比較高,她就想去到你的店里,還是要回歸到線下。我們在秀水街的門店剛剛開業,線下運營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
魏鴻宇
燕京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教師
“我是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的專職教師,主要都是帶著學生參加各大時裝周,模特專業的學生和時尚、設計離得比較近,需要對此有深入了解,「DESIGNER 101」和時尚沙龍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與大師面對面、開拓眼界。也希望學生們能有幸與設計師們多多合作。”
▲
董青
秀水街集團副總裁
「DESIGNER 101」計劃執行主席
“一般來說,設計師很難做到既專注設計又關注商業的,他需要幫手、伙伴——這也是這個行業里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沙龍,能給設計師一些靈感方面的啟發和商業方面的幫助。”
“年輕的設計師尤其是海歸設計師,國內沒有太好的生存土壤,很難堅持,我們不忍見到優秀年輕人次的流失,因此希望能搞一個設計師的孵化基地,這也是「DESIGNER 101」后浪100計劃的初衷。不論是與北京服裝學院聯合做實習基地、協助招聘就業,還是產業鏈條資本注入,我們要做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孵化平臺。”
▲
王文生
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北京時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
“上個世紀80年代,我進入紡織行業,見證了從紡織工業到時尚產業的升級變化。當下,可能服裝產業、紡織產業遠離北京了,但是時尚業、時尚產業,包括時尚生活方式,可能剛剛開始。這其中,我們對商業化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的產業鏈、平臺。(設計師)需要平臺,需要行業組織,更多的給一些好的生態,所以我們也是特別希望就是說能夠在秀水街能夠先做一個小生態,運行起來。”
設計需要感性思維,商業需要理性思維,設計師往往很難兩者兼顧,「DESIGNER 101」存在的意義正在此。不論是與專業院校聯合做實習基地、協助招聘就業,還是產業鏈條資本注入,打造一個開放性的孵化平臺和生態鏈,「DESIGNER 101」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歡迎更多設計師、專業人士參與,為時尚產業和時尚生活方式的構建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