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格不是由泥土制造的,因而不可能讓夢想回歸塵土。”
——Donna Haraway
以上文字源自哲學家Donna Haraway曾于1985年發表一篇名為《賽博格宣言:20世紀晚期的科學、技術和社會主義的女性主義》的文章,她將“賽博格”形容為“后性別世界的生物”,意指它會模糊傳統觀念的性別、身體、身份的界限,既是虛構的生物,也是社會現實的生物。當下,技術革命與現代生產的高度發達正在逐漸形成一個泰勒主義的新田園詩般的世界。原本人與機械的界限涇渭分明,而賽博格的崛起,正在打破這些界限,它模糊了人與非人的邊界,純粹的肉體將不復存在,進而拋開一切外在定義,逐步回歸到人的本質。
時隔兩年,ANNAKIKI將于今年正式回歸米蘭時裝周線下實體秀,并發布2022秋冬系列<后人類編碼 POST-HUMAN CODE>。本季,ANNAKIKI 創意總監 Anna Yang追隨哲學家Donna Haraway的哲思,從科幻電影《阿麗塔》(Alita)中汲取靈感,受擁有機械身體的女主角阿麗塔的啟發,感懷賽博格之于人類的意義。她提出,“賽博格呈現了人機共生的理念,其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讓生命有了更久遠的延續。” 延續此概念,ANNAKIKI繼而于線上同步推出2022秋冬NFT虛擬服裝膠囊系列。
?
顧名思義,賽博格在于進化,而非再生。它是借由人工智能科技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正如該詞由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Manfred E. Clynes和 Nathan S. Kline提出了大膽的設想——通過人體與機械或藥物的結合,可以強化在外星環境中生存的人類,這將有助于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機系統”,于是,他們從“控制論”(Cybernetics)與“有機體”(Organism)兩詞的詞首造出了“賽博格”(Cyborg)。
本季ANNAKIKI延續了品牌具有標識度的十字金屬流星和經典的3D波浪袖型,通過繁復工藝進行全新的塑造。超長款的廓形比例,如同增強版的人體軀殼,超長廓形的大衣、披風、運動禮服模糊性別和身體曲線,將人剝離傳統性征,回歸人之本質;如同程序故障出錯被損毀的衣領、細胞印花、電路板印花,以及受機械人獲得啟發的設計,都在思考「編碼」的可能性,反復重申人類與機械之間的關系:究竟是共存,還是沖突?當異星來客降臨地球,我們是接納還是抵觸?
為了呈現賽博格主題,本次ANNAKIKI于米蘭時裝周秀場中央安放由藝術家Behnaz Farahi設計的藝術裝置作品《反向凝視》(Returning the Gaze),由機器公司Universal Robots支持制作完成。它被設計為擁有數條靈活機械巨手,每一條機械手臂的末端都連接著顯示器,顯示器中的影像顯現的均是身處裝置中間模特的眼睛——影射她的視野被延展、功能被強化。此時此刻,她是一名賽博格,擁有著被賦予了強大功能的機械眼。
“Elon Musk曾說,我們都已是賽博格。我們利用各種設備來擴展自己的身體能力,成為超人,機器改變人類的身體,”Farahi解釋道,“參加一場秀是為了被看到,就如同看到表演本身。如果秀場上的模特們反向凝視觀眾時會發生什么?會喚起什么神秘的感覺?會引起什么樣的反響?該裝置是對這一場景的探索,因為模特的目光會反向回到觀察者的身上。”
賽博格的本質是對人類進行編碼,探討生物體與機器親密耦合后的新興「生物」,徘徊于虛擬與現實的邊緣,也凝縮著想象和物質現實的形象。假如有一日,身體與思維被分離,技術成為了建構人類身體的主體,這樣的方式或許得以讓我們能夠擁有物質現實外的新身份——建構于真實存在上的虛擬身份——它亦是另一種「進化」。
“無論后人類以何種方向演變,我希望這些演變的方式都會導向人類對自我的道德性的反思,以此重新認知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Anna Yang 有感于此,同步開啟“元宇宙”計劃,以ANNAKIKI 2022秋冬系列的物質存在為母本,將它們編碼為一系列NFT虛擬時裝,同時為另一個平行維度的新興人類打造獨一無二的身份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