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集團推出“全球綠色店鋪框架”(Greener Stores Global Framework),加速可持續發展步伐,全力減少開設及營運實體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以身作則,透過減低碳排放、用水量和堆填廢物,用行動帶領行業一起創造可持續的未來。集團推出“全球綠色店鋪框架”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續發展文化,并以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來設計、建造、營運及管理每一家店鋪。

屈臣氏集團推出綠色店鋪
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屈臣氏集團在29個市場經營12個零售品牌,逾16,400家店鋪。屈臣氏集團是全球增長最迅速的零售商之一,每年開設超過1,000家新店。即使在過去兩年的疫情期間,仍然開設1,600家分店。由于屈臣氏集團擁有龐大的店鋪網絡,推出綠色店鋪有效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成效。
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及集團(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倪文玲表示:“‘全球綠色店鋪框架’展示屈臣氏集團加速可持續發展步伐的承諾及決心,我們希望將每一家門店都變成更環保的綠色店鋪,致力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開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全球綠色店鋪框架’的目標是在店鋪的日常營運中建立可持續發展文化、鼓勵顧客選擇可持續的產品和生活方式、提升能源效益、使用可再生能源、增加使用可回收物料以及進行廢物回收。”
在日常營運中建立可持續發展文化
倪文玲女士強調全方位推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屈臣氏集團的‘全球綠色店鋪框架’不只是設計及營運店鋪的指引,更重要的是對內和對外建立可持續發展文化。因此,‘全球綠色店鋪框架’也涵蓋了鼓勵及啟發員工、顧客和合作伙伴與我們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建立可持續發展文化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需要不斷努力,提升大眾對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改變員工、顧客以及整個保健美容行業的習慣和做法。另外,為員工和顧客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也同樣重要。屈臣氏集團“全球綠色店鋪框架”為各方均帶來助益。
為了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屈臣氏集團考察并選用可持續的產品成分和包裝物料。自2014年起,屈臣氏集團已停止售賣含有塑料微粒的獨家個人護理及化妝產品。在2020年,該措拖更延伸至所有品牌,屈臣氏集團旗下店鋪所有個人護理及化妝產品均不含有塑料微粒。屈臣氏集團早前攜手全球各大供貨商,包括寶潔、歐萊雅、資生堂、拜爾斯道夫、葛蘭素史克、強生、花王、利潔時和聯合利華等,在亞洲的門店和線上商店推出多款可持續產品,讓顧客更方便找到適合的產品,一起保護環境。
通過顧客體驗倡導可持續生活方式
屈臣氏集團每年透過O+O(線下及線上)平臺服務55億顧客,因此十分重視推廣可持續發展,并鼓勵顧客為守護地球出一份力。除了提供可持續產品選擇,屈臣氏集團還開展了各項體驗計劃,倡導顧客踐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在亞洲,屈臣氏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印尼和菲律賓四個市場率先推出塑料容器回收計劃,鼓勵顧客為環保出一份力。屈臣氏通過與寶潔和歐萊雅等供應商伙伴合作,共回收超過 100 萬個塑料容器。另外,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市場,屈臣氏還推出環保補充站,鼓勵顧客重復使用個人護理產品容器,以減少塑料廢物,響應可持續發展。

倪文玲女士表示:“屈臣氏集團‘全球綠色店鋪框架’標志著我們與顧客攜手踏上可持續發展的旅程。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讓世界各地的店鋪,變得更環保、更具可持續性。我們希望以身作則,為保健美容零售行業樹立榜樣,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可持續發展,建立更多綠色店鋪,為地球帶來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