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科學消費指南“什么值得買”出品的科學消費紀錄片《行家來了》第二期運動篇《身心覺醒 先動為敬》正式上線。本期《行家來了》聚焦瑜伽、跑步等大眾運動,邀請5位相關“行家”分享運動經歷和真知灼見,更好地為大眾科學運動、科學消費提供參考與借鑒。目前,該視頻已在騰訊視頻和優酷平臺同步播出。
《行家來了》是“什么值得買”2023年重磅推出的科學消費紀錄片,每期聚焦一個行業主題,記錄該領域“研究者、造物者、品鑒者、消費者”中的行家里手,以“科學消費”為底層邏輯,以“真實經驗”為敘事主線,幫助觀眾更好的進行消費決策。此前《行家來了》已上線首期滑雪篇內容,不僅收獲了來自行業專家的認可,也吸引了大量普通滑雪愛好者的關注。
“什么值得買”內容運營部高級總監楊林介紹,《行家來了》既是“什么值得買”在運動行業內容建設的一次延展,也是平臺在“科學消費”內容建設層面的一次全新探索,“運動行業一直是平臺所重點關注的領域,去年我們就相繼推出了滑雪、沖浪等專題,外界反響很是熱烈,今年平臺也將持續加強社交運動方面的建設。未來,什么值得買還將立足消費者真實需求,攜手平臺專家和外部大咖共建優質內容,為用戶提供更為高效、精準、專業的消費決策支持。”
專業干貨 +真實經驗,多元化傳遞科學消費理念
你為什么運動?
在《行家來了》運動篇中,每位嘉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是為了一些實際的原因,比如更好地適應工作,比如《狂飆》中的“王秘書”鄭家彬坦言,運動不僅讓身型更好看,也讓自己面對高強度工作時保持充沛體力。
也有人是為了通過對身體的掌控,改善和自我的關系。“如果這么辛苦的跑步我都能頂下來,真的不覺得別的事能夠輕易打擊到我。”藝人姜思達說。
更有人有一些形而上的追求,比如瑜伽導師榕杉認為,練習的過程是一個培養覺知的過程,“通過體式的練習去控制心意的波動。”
《行家來了》運動篇中,每位嘉賓的運動理由都不盡相同,在紀錄片中均予以了真實記錄并展示,“希望這些真實的故事能夠給觀眾帶來啟發甚至力量,讓大家看到,開始運動,任何時候都不晚。”楊林介紹。
除了真實的運動故事,嘉賓們的另一大分享重點則是干貨經驗。楊林認為,當前的大眾運動已經進入了進階階段,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器械訓練,還希望增加更專業的訓練指導。因此《行家來了》挑選了五位各具擅長的嘉賓,在跑步、瑜伽、發力、營養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數年如一日的鍛煉中所總結出的真知灼見。
這其中,不僅有不到一年時間便從“運動會死”進階為跑步達人的姜思達,也有健身十五年、甘為角色不斷調整身體狀態的“王秘書”鄭家彬;不僅有超5000小時教學經驗、教人放輕松的瑜伽導師榕杉,也有北京隊運動康復師、用數學思維教人如何走路的康復訓練師張翔煒和北京冬奧會國家隊營養師彭颋,“他們的建議不僅有理論依據,也有實操經驗,比如為什么說大部分人都需要重新學習走路,為什么會導致膝蓋內扣,你看完張翔煒的視頻就會找到答案,這些對于普通運動人群而言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楊林介紹。
在專業性的建議之外,《行家來了》還展現了行家們生動而真實的一面,打破了大眾對于運動愛好者的刻板印象。比如姜思達便坦言跑步是一種“對抗天性”的“吃苦”,會在長跑之后吃點炸雞辣條等喜歡的東西來獎勵自己,認為“放松跑不丟人”;鄭家彬回憶,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每日重復幾個相同的動作會“很枯燥”“很痛苦”,偶爾狀態不好的時候,更是體會不到一丁點兒的快樂;彭颋平時最愛吃的就是撈汁小海鮮,也會經常去買缽缽雞,認為輕食沙拉是減肥最大的騙局......這種經歷,讓每一位運動愛好者都感同身受,也拉近了普通人和運動的距離。楊林表示,平臺希望能通過各位行家的故事,來告訴大家運動不一定非要多么專業嚴謹,松懈的時候不必自責,大神也會累,“猶豫和困惑才是日常。”
“運動作為一種大眾日常生活方式,正在邁向科學、高效與豐富的方向發展。”楊林分析,進入春季后,各地賽事紛紛回歸,戶外和社交需求崛起,大眾“運動”的社會情緒較為高漲,平臺上運動健身相關內容熱度較高,自1月1日至3月27日,“運動健身”關鍵詞商品GMV同比增長24.37%,相應的,健身防護、健身裝備選購等話題討論持續高熱,彰顯出新一代運動愛好者對于科學運動理念具有更強的自發學習性。《行家來了》運動篇正是在此環境下適時推出。
“我們不僅看到了各位行家的專業度,在拍攝途中,更是被他們真實的一面所打動,希望能夠將每個人在運動過程中都可能有的猶豫、困惑記錄下來,給到用戶更真實的啟發和參考,并且嘗試去呈現他們尋找答案或與困惑共存的經歷,從而讓大家在情感共鳴中,感受更真實的力量。理解并尊重每一種選擇,這也是平臺‘科學消費認真生活’理念所倡導的。”
垂直類目 +趣味內容,持續滿足用戶消費內容期待
《行家來了》不僅是什么值得買“科學消費”理念的落地展現,更是今年平臺運動季的重要項目。運動行業作為什么值得買重點領域,此前已相繼推出“冰雪研究院”、“跟著值得買去滑雪”、“從入門到行家·運動篇”、“從入門到行家·沖浪篇”等內容,覆蓋裝備推薦、運動技巧、大神交流、進階指導等,為消費者提供更精細化的消費決策支持,全方位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一經推出便備受用戶歡迎。
《行家來了》紀錄片的上線,更是助力平臺打通了真實消費場景,實現了線上線下內容聯動。消費者不僅能在線上學習優質內容,習得專業知識,更可以在線下自主練習,獲得實際體驗與感受,兩者協同實現更高效的轉化。
2022年,飛盤、陸地沖浪、騎行、徒步等小眾運動逐步崛起,折射出如今消費需求更加細分的行業發展趨勢,楊林透露,平臺圍繞當下消費者興趣熱點,進行了專業化內容圈層建設,以助力消費者進行信息篩選及降噪,“目前我們正在推進徒步行業的內容建設,并計劃在近期推出露營沙龍。”通過這種多元的運營活動和扶持計劃,持續強化平臺運動行業氛圍。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決策的同時,“什么值得買”也鼓勵消費者進行內容分享,從而實現消費領域的“溢出效應”,將優質消費內容輻射至更多群體。
消費者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更科學的運動知識,而品牌也需要真實的市場反饋不斷調整研發和經營方案,從而更好地滿足運動人群多樣化、個性化及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什么值得買希望能夠通過優質內容,推動B端和C端的高效連接,“通過垂類行業內容的建設,不斷提升平臺內容覆蓋的深度與廣度,在提高用戶消費決策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為那些優秀商品和品牌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做一扇雙方對話的窗口,加深用戶對產品/品牌的深度情感連接,推動行業正向發展,并持續探索更多良性互動方式。”
《行家來了》紀錄片的上線,對“什么值得買”而言不僅是“科學消費”主張的又一次落地,更是在消費內容傳播方面的一次全新探索。一方面,節目邀請各行業頂級大咖來分享專業知識,其中不乏世界級、國家級人才,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行家來了”,實現了內容價值性與專業性的深度融合,滿足用戶對于優質內容的需求;另一方面,什么值得買突破以往長圖文為主的形式,以視頻這一當下廣受歡迎的傳播手段,將科普干貨與精美畫面相結合,讓消費內容更有看頭,結合什么值得買覆蓋全網的內容矩陣,將為更多消費者的消費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后續,《行家來了》還將根據消費者和市場熱點,持續邀請大咖推出更多行業的主題內容,在未來持續為用戶、客戶及產業發揮內容價值。楊林表示:“我們希望能夠挖掘更多與用戶有效的對話形式,提高B端和C端的連接效率,創造消費信息自由流動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