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長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時尚圈每年都會涌現出一批即將邁入社會的新面孔,而從中脫穎而出的“小十佳”們則技藝超群,他們既能將復雜的設計元素輕松拿捏,更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趨勢預判力。從中,我們似乎能一窺未來時尚ICON的“幼崽”模樣。
5月21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贏家時尚集團主辦的“贏家時尚杯”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終評暨頒獎典禮在2023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上再度翻起新的時尚風浪。
這場由Z世代年輕人主導的潮流盛宴,不僅向世界展示潮流新勢力的力量和態度,還以Z世代的創意加持傳遞文化自信,為2023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作為挖掘中國新銳設計人才和展現高校教學成果的重要窗口,每屆“新人獎”的舉辦都得到全國眾多知名設計院校師生的積極響應。本屆“新人獎”評選以“自在·綻放”為主題,評選自去年上線以來,便得到了國內設計院校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共有來自全國94所全國高等院校推薦的657名時裝設計專業2023屆本科、專科優秀生代表及在讀碩士研究生參評,他們就《2023/2024秋冬女裝成衣流行趨勢提案》提交預測報告,經初評遴選,最終60所院校68名新生代設計師入圍終評,角逐被譽為中國“小十佳”的新人獎,以68套服裝“決戰”創意之巔。
值得一提的是,Z世代樂于分享,也善于分享。本次終評暨頒獎典禮在傳播方式上也充分利用了社媒的傳播屬性和種草效應,以抖音、微博、小紅書等年輕人聚集的媒體為傳播陣地,引爆討論熱潮。
此外,在微博時尚、微贊、ZAKER、視頻號、B站等平臺進行直播,聯動了時尚圈KOL分享,與更多人共同見證“小十佳”的誕生。
(01)新人獎搭臺 Z世代“潮力量”登場
秀場上,無論是國潮風,機能風、輕奢風還是中性風,Z世代設計師們用多元化的風格,向大眾展現出中國時尚和中國設計的態度,用新鮮的創意元素勾勒23/24秋冬的時尚輪廓,展現出獨屬于他們這代人的“潮力量”。而發掘Z世代的力量,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正是“贏家時尚杯”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的主旨。
“新人獎”自創立以來,便致力于通過引培中國新銳設計人才和展現高校教學成果,實現對中國文化的挖掘和擴展,是國內最具權威和頂尖的專業評選活動之一。本次大賽的評委陣容強大,不僅有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設計師武學凱;中國時裝技術“金剪獎”獲得者、方圣時尚集團技術部經理鄭華輝;網易時尚高級主編楊曉婉坐鎮,更有遠道而來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吉芬品牌藝術總監謝鋒;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設計師張義超;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熏若(XUNRUO)品牌創始人陳丹、陳盈及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愢拉(SELAH)品牌創始人楊宇,不論在專業領域、趨勢流行、還是國際化視角上都對評比作品進行了全面考量和中肯評判。
參賽選手們對于流行趨勢的預見與掌控、對于材質的使用與服飾的搭配,對于服裝設計作品實用性和舒適性等方面的掌控等均成為考察其市場化設計能力的重要部分。
最終,劉敬源(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余國強(江西服裝學院)、紀寥若(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唐文政(廣西藝術學院)、屈欣怡(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王家琪(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薛喬蔚(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郭帥(長春工程學院)、林俊杰(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吳悅(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榮獲“贏家時尚杯”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 ;
孫林(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付志臣(江西服裝學院)、喬丹(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尹紅(廣西藝術學院)、郝小紅(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胡丹丹(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徐燚(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徐相閣(長春工程學院)、袁燕(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魏俊(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榮獲2023年度中國時裝設計“優秀指導教師獎”;
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江西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長春工程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榮獲2023年度中國時裝設計“育人獎”;
王靖康(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時尚設計學院)榮獲微博人氣獎;和福溪(昆明學院)榮獲最佳人氣獎;
周子欣(江西服裝學院)、葉晨宇(魯美·文化國際服裝學院)、劉暢(魯迅美術學院)、汪東輝(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俞羽商(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楊彩寧(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尹馨(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孟昀涵(天津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陳政旭(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陳佳豪(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王靖康(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時尚設計學院)、趙怡萱(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王麒賀(魯美·文化國際服裝學院)、葉婷婷(閩南理工學院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楊淅婷(魯迅美術學院)、劉英同(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董靜(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吳韶帆(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潘晉民(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與工程學院)、馬明澤(長春人文學院)、王依樂(嘉興學院)、和福溪(昆明學院)、金津(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王璇(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金嘉琪(浙江科技學院藝術設計與服裝學院)、李昕遙(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吳晶(廣州美術學院)、林梓欣(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譚雅心(四川美術學院)、鄭舒琴(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藝術傳媒學院)、李穎洋(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陳玨瑩(廣東培正學院)、戴伊晴(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郭俊佳(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徐妮妮(西安美術學院)、朱細緣(惠州學院)、覃靖(安徽工程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馬慧敏(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孫雅淇(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鐘海儀(湖北美術學院)、程茹(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服裝學院)、查怡(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張婉瀅(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紀懿真(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尹章海(湖南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郝蕾(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設計藝術學院)、韓佳鑫(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陳紀敏(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劉心語(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許斯琪(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王紀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謝宇恒(西南大學蠶桑紡織與生物質科學學院)、郭武(吉林藝術學院)、徐薇(上海杉達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周志凌(黃河科技學院)、 張訾鈺(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學院)、楊瑩(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葉寬辰(江漢大學設計學院)榮獲優秀獎。
(02)筑好創意人才“蓄水池”,跑出時尚產業“加速度”
在當下這樣一個以設計為核心的時代中,如何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競爭中,用更具國際水準的原創能力和更創新的設計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并打動當代年輕人的心?要想實現這一點,首先就需要整合具有創新精神的頂尖年輕設計師資源,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邁出這一步?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贏家時尚集團以“贏家時尚杯”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為例,提供了一種示范。
“新人獎”舉辦二十八年來,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場簡單的設計比賽,它更是一場檢閱中國高等藝術設計院校教學成果、助力教學改革、促進產學研提升的評選平臺。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乎榮譽的獎項,更是為下一代中國優秀時裝設計師所設立的360度扶持計劃,引導初出茅廬的設計專業畢業生更深入地接觸中國時尚產業。
作為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的主辦方,贏家時尚集團一直以來都注重人才的培養,始終相信時尚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更新迭代,其多次贊助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借此契機與才華橫溢的年輕設計師加深合作,讓心懷夢想的新生代們擁有施展能力的舞臺,和更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共同創造與見證新傳奇的誕生。
贏家時尚集團副總裁袁瓊女士表示,新人獎的評選規則是“尋找、發掘、支持新的創意人才”。“贏家時尚杯”第28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中國高校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讓我們預見了中國時尚行業的蓬勃未來。
未來,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評選將繼續以評選為契機,整合產業、教育等各類資源,成為弘揚中國創意的平臺,激發中國新生代對中國 文化與美學元素的感知力和表達力,助力中國創意揚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