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科絲美詩的10人小分隊遠赴內蒙古,參加了由“上海根與芽”公益機構組織的“百萬新綠樹北疆”植樹活動。在周一的早會上,研究員漆愛兵作為本次植樹員工的代表,就此次活動做了分享。
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后旗
本次植樹的地方叫做科爾沁左翼后旗,它位于內蒙古通遼市境內,此處也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的科爾沁沙地所在地。在溫室效應、過度放牧與開墾耕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區生態平衡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沙化速度十分驚人。每年春天,通遼市及周邊地區都會遭受沙塵天氣的侵襲,影響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因此,百萬植樹計劃選擇在當地植樹造林,增加植被覆蓋率,重塑健康的生態系統以抵御荒漠化的侵蝕,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該計劃的主旨與科絲美詩“熱愛生命,關愛自然,以環保為主,實踐分享精神”的行動準則不謀而合,自2015年起,科絲美詩一直參與在生態植樹的公益中,實踐對“愛與信賴”的企業核心價值。
第一天的主題是行動對抗氣候變化,行程安排是在沙地植樹。整個志愿者團隊通力合作,從挖坑,栽苗,填土,澆水等各個環節互相幫助,合作共贏,成功完成了301棵刺榆的栽種。
澆水也是一個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和凝聚力的過程,從取水點到植樹的地方有近200米的距離,中間還有一段上坡,沙地非常容易打滑,為了提升效率和質量,整個志愿者團隊排成了一條長龍,采用接力傳遞的方式將一桶桶希望之水澆灌到腳下的黃沙之中,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親手種下的樹苗能在未來開出希望之花,能阻擋住此刻腳下的滾滾黃沙。
第二天的主題是氣候變化問題與反思,行程安排是直面土地沙化以及舊林地的修枝。早上,植樹小分隊先到達了在科左后旗境內的塔敏查干沙漠(也叫“魔鬼沙漠”)的中心地帶,此處可謂是亂沙漸欲迷人眼,一眼望不到邊際的不是大海,也不是林海,而是一個個沙丘組成的浩瀚沙海。身處其中,科絲美詩隊員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環境的惡化會帶給人類怎樣的影響。
下午,科絲美詩隊員們前往了往年志愿者種植的舊林地進行楊樹和松樹的修枝工作,將生長出來的多余側枝修剪掉,以減少其對樹木主干的抑制作用,促進樹木在這片干旱的土地上更好的生長,提高存活率,此次整個志愿者團隊共完成了對676棵樹木的修枝工作。
做公益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延續和傳承。科絲美詩自2015年參與到百萬植樹這項公益活動中,迄今已有近十年的時光,十年耕耘,會有怎樣的收獲呢?也許上圖可以讓各位窺見一斑。
這張照片所拍攝的就是此次活動中第二天去修枝的林地實景圖,自2012年第一批到達的志愿者滿懷希望在這里種下第一棵小樹苗開始,距今已過去了整整11年,當初他們親手種下的那份希望在后來的林區守護者和一批批志愿者手里得到了延續和傳承,在大家共同的守護下,根與芽不斷的生長和延續,如今這里已是成片的林場,當初弱不禁風的小樹苗也長成了15、16米高的參天大樹,真正成為了防風固沙的“環保衛士”。
動圖播放的是此次志愿活動中,從栽苗,澆水開始、到樹苗成長、再到沙地逐漸變林地的一個過程縮影,盡管只有短短的24秒,但從中可以直觀感受到:沙漠變綠洲是一個及其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而摧毀一片綠洲只需要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
企業與客戶的合作又何嘗不是呢?信任和忠誠的建立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破壞起來會非常容易,這就需要每位員工始終本著尊重和誠實的原則、用心去維護,才能逐漸建立起牢固的合作關系。
創立自1992年的科絲美詩是一家生產“幸福”的企業,集團用30余年的時光全心投入,只為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更健康美麗的人生。植根于“正直”、“不同”、“美麗”的經營理念,集團致力于打造全球人民都能沒有負擔、放心使用的化妝品、功能食品、藥品,向著“全球NO.1的美妝&健康研發生產企業”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在為消費者帶來健康與美麗的同時,科絲美詩也始終踐行環保經營理念。在2023年6月舉辦的首屆上海碳博會上,科絲美詩也受客戶歐萊雅邀請,參展并分享了科絲美詩集團環保經營相關成果(點擊查看精彩內容)。今后,科絲美詩也會以更多元的方式參與到公益和環保事業中,將“愛與信賴”的種子延續、傳承下去。
2023年科絲美詩植樹小分隊
歸來,我們更堅信“愛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