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三十年,始終保持著對于“愉悅”的思索和追求,與時代情緒共振。9月22日,德芙聯合騰訊新聞發布《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打開了當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和情緒現狀,剖析了時代精神需求的來源。洞察發現,當代青年正在經歷愉悅升級,表現出強烈的“內啡肽”特性。
《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報告一經發布,引發了熱烈的社會討論。有網友表示“別看我穿著多巴胺,但實際上我內心很內啡肽”。報告還激發了很多“內啡肽”青年的分享欲,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傳遞著生活中的愉悅瞬間,蕩漾起一股愉悅分享力。發布當日,德芙在上海舉辦了“愉悅,不止于你”德芙巧遇沙龍暨影展。發布會邀請了瑪氏箭牌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萬金玲、瑪氏箭牌中國市場營銷總監陳波、瑪氏箭牌可可商務總監Fay Fay Choo、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百美村莊項目部處長聶自強、德芙品牌代言人周冬雨、時尚芭莎品牌總監曾榮、騰訊廣告行業銷售運營總經理范奕瑾、騰訊新聞谷雨工作室編輯總監趙涵漠等人到場,共同分享愉悅故事,見證愉悅力的綻放。
“愉悅,不止于你”德芙巧遇沙龍暨影展現場,嘉賓分享
1、助人助己的愉悅升級 從物質愉悅到悅己助人
《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通過定量調查和定性調查結合的方式,對當代愉悅情緒進行了多維度分析。在忙碌的現代都市生活里,當代年輕人獲取愉悅的方式正在悄然升級。近八成調研對象(78.5%)認為,精神愉悅比物質愉悅更重要。
來自《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助人方能悅己,努力成為更好的“我”和“我們”,是當代年輕人探尋長久愉悅之感的重要途徑。受訪者認為,助人行為(77.9%認同)及自身舉動為他人帶來積極影響(84.1%認同)所帶來的愉悅感可以持續較長時間,達到數天、數月甚至數年。
來自《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當代年輕人不吝惜向他人伸出助力之手,無論對方開口求助與否都會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主動提供幫助,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另一種處事態度。68.8%受訪者認同,雖然對方未向我求助,如果自己認為對方有需要,會主動提供幫助。
來自《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向他人伸出援手后,77.3%的人會因自己持續為他人帶來積極影響而增加愉悅感。70.8%受訪者會鼓勵身邊的人多向他人提供幫助。近九成(89.1%)受訪者認同“幫助他人使愉悅感得到升華”。
相對于積極主動地助人,面對自己的困難,當代青年內斂卻不內耗。自己遇到麻煩時,89.7%受訪者首先自己獨立解決而非尋求他人幫助。65.4%受訪者在工作或生活上幫了別人后不介意被對方反超。
來自《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調查結果呈現出當代青年具有強烈的“內啡肽”屬性。何為“內啡肽”青年?報告認為,他們貫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努力進取和傳遞善意獲取愉悅和力量。他們相信助己助人能夠悅人悅己,他們期待互助的漣漪可以廣泛地傳播。對他們而言,積極是第一要義,愉悅是幸福密碼,助人是力量傳播。這一代年輕人正在經歷從物質愉悅到悅己助人轉變,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愉悅升華。
來自《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
騰訊新聞谷雨工作室編輯總監趙涵漠在沙龍上分享,“當下的年輕人一方面非常重視自己對獨立性的需求,但是同時也從來沒有忽略過與外界的連接,這樣的互助行為可以觸發一個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也能夠提供給大家更深層次的愉悅。”
2、切中當代青年情緒 追求愉悅力引發熱烈討論
《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不只敘述了當代青年的整體狀態,也為青年生活的具體場景提供愉悅方案。從職場、到社會關系,再到個人價值的實現,許多用戶分享了愉悅力對自己的啟發。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沈奕斐副教授對《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進行了解讀,借助報告的觀點,介紹年輕人正在經歷的愉悅升級。并回答如何“保持長久愉悅”,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愉悅升級”。
來自騰訊新聞《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X沈奕斐》
崔璀回答當代職場人的困惑:“職場真的能找到快樂嗎?”她分享到懷揣利他心繼而同理心,有助于在職場中獲得愉悅,得到滋養。
Newgirl張可妮則是用漫畫講述“女孩幫助女孩的故事”。女生因為在困境時受到過幫助,開始發現曾經“討厭”的人身上的閃光點。繼而希望對其他人施以援手,將這份愉悅的力量傳遞下去。
《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提倡著一種適用于生活場景的積極愉悅力建構,通過更好地幫助他人、愉悅自己,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有效聯結,獲得正向反饋,讓愉悅“升級”。
這些對于愉悅的討論,直擊愉悅的價值,解答當代青年的生活困惑。它們包羅著生活的諸多場景,鼓勵年輕人持續地成長,不管在什么年齡階段,都不去限制自己的成長狀態,內啡肽青年會通過更積極的方式讓自己快樂。
由報告帶來的討論與分享,成為了一股新的助人之力,從心理層面為年輕人答疑解惑,幫助他們建立更加積極的愉悅力。
3、德芙三十年愿景 煥新盡愉悅之力漾起希望的漣漪
德芙品牌進入中國三十年,持續在“愉悅”方面與時代同步向前。從最初的味覺愉悅,到現在煥新愿景后的“盡愉悅之力”。德芙的理念與《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發現當代青年因助人而悅己的愉悅感受,以及從物質愉悅到精神愉悅的升級,二者不謀而合。
德芙通過一系列具體行動,讓“盡愉悅之力”從愿景落地為現實。德芙在中國啟動了“她學院”。攜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第一年著眼于鄉村女性,結合當地特色和當地資源,為女性開展了包括民宿服務、民俗文化活動及本地特產推廣方面的定制化培訓課程,提升女性在家門口的就業能力和發展機遇,發展“庭院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愉悅,不止于你”德芙巧遇沙龍暨影展現場“她學院”學員與嘉賓合影
發布會當日,來自貴州的楊雙芝分享了在德芙“她學院”畢業前后的變化。她在“她擅長傳統剪紙、苗繡,自己還喜歡鉆研民族服裝,做家鄉的美食,但曾經為了生計,她背井離鄉去工地打工。在她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她遇見了德芙“她學院”,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讓她相信,她熱愛的苗繡、她的才華可以變成讓她感到真正愉悅的事業。”
德芙“她學院”畢業生楊雙芝在“愉悅,不止于你”德芙巧遇沙龍暨影展現場
而像楊雙芝這樣的女性在德芙“她學院”中還有很多,同樣作為“她學院”畢業生的樊榮秀分享,在沒有接觸到“她學院”以前,她以為自己的人生永遠只能起早貪黑地種地。在“她學院”,她學會了蠟染、插花、民宿管理等實用技能后發現,原來人生還有很多選擇。如今,她在家門口經營民宿,丈夫也從外地回來加入民宿工作,不僅齊心協力改善生活,更是久違的全家團聚。“從前的生活開門見山,現在仿佛看到了山外的世界。”她說。
德芙“她學院”學員的苗繡作品
2023年,德芙“她學院”支持貴州省內數百位鄉村女性進入培訓營學習技能。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校教師和專業講師得知“她學院”項目后,主動加入其中,成為志愿者,幫助這些遠在貴州的“陌生人”,傳遞愉悅。
除此之外,德芙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西非、北美、東南亞等多個可可種植生產區,支持青年人的成長,并用 “愉悅”支持女性的發展,讓她們更有力。發布會中,Fay Fay分享了在印度尼西亞的可可生產區,很多都是女性工作者。德芙團隊克服了千島之國的交通不便,深入村莊和社區,幫助她們更科學地種植、提升收入。經過項目的努力,當地女性成為了家庭、社區的建設者,家庭地位和生存現狀得到了巨大改觀。
“愉悅,不止于你”德芙巧遇沙龍暨影展現場,嘉賓分享
到2030年,德芙全球將致力于支持100萬人,包括女性及其家庭和社區實現繁榮發展。
德芙與騰訊新聞共同發布《2023“內啡肽”青年洞察》,不止是一組數據調研,還是以客觀的分析,為時代愉悅情緒提供理性支持,啟發煥新消費觀。品牌可以通過產品傳遞具象的愉悅感受,更能夠在精神層面讓每個人都成為傳遞愉悅的“漣漪中心”。
一粒可可果經過復雜的工藝,才能從苦變成巧克力的甜。正如內啡肽式的愉悅,是經歷付出后的可持續愉悅生長。德芙向市場和消費者釋放誠意,激發更多的社會支持體系涌現,滋養著愉悅,并讓其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讓愉悅之力綻放,漾起更多希望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