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芝柏表榮幸推出新作,全新演繹品牌1975年問世的標志性表款。Laureato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將桂冠系列考究的表殼設計與備受青睞的5級鈦金屬巧妙融合。鈦金屬非常堅固,兼具輕盈、耐腐蝕和低致敏性的優勢。這是經典桂冠系列首次將鈦金屬應用于其表款。
杰出才俊,潛心研究
讓-佛朗西斯·布特 (Jean-François Bautte ,1772-1837) 幼年成為孤兒,在逆境中不得不迅速成長。他很早就當上了學徒,因此積累了豐富的制表知識,也熟悉了若干相關工種,例如表殼制作、璣鏤飾紋和金匠工藝。1791年,年僅19歲的布特在瑞士制表業的搖籃——日內瓦打造出了自己第一批署名時計,為日后舉世聞名的GP芝柏表,拉開歷史大幕。
就在布特推出自己首批署名時計的同一年,一位英國牧師在英格蘭康沃爾郡 (Cornwall) 發現了鈦金屬。這位牧師名叫威廉·格雷戈爾 (William Gregor,1761-1817),他癡迷于各種礦物,并在馬納坎山谷 (Manaccan Valley) 花時間研究砂礦。在他通過礦物加熱工藝分離出了生石灰的反應過程中,誕生了一種作為中間產物的未知金屬。格雷戈爾將這種沉積金屬材質命名為 “鈦鐵砂 (manaccanite)”,該金屬后來被確定為 “鈦”,其名稱靈感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泰坦巨神 (great titans)。
布特和格列戈爾都不約而同地懷揣著探索、發明和學習熱忱,潛心研究,砥礪前行。
5級鈦金屬
鈦金屬 (Ti) 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當時,為了分離出純鈦,各種工藝應運問世,包括1910年誕生的亨特法 (Hunter),還有后來在1930年代問世的克勞爾法 (Kroll) 至今仍在使用。
多年來,大量專業人士打造出各種等級的鈦金屬,將純鈦與其他元素融合,得到具有多種優勢的合金。1951年,斯坦·阿布科維茨 (Stan Abkowitz) 教授發明鈦合金6-4,即“5級鈦金屬”。這種合金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包括化學、醫療、海事、火器、航空航天等,也用于制作高端時計。
5級鈦金屬包含近90%的鈦、6%的鋁、4%的釩以及微量的鐵和氧。該金屬輕盈、堅固、韌性強、耐腐蝕、抗磁且低致敏性,這些特性都恰好符合制表所需。
此外,5級鈦金屬可經拋光呈現出明亮光澤,這種極具魅力的特性在GP芝柏表全新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上得以充分彰顯。
5級鈦金屬不同于其他價格更為低廉的鈦金屬類型,其加工難度大且成本高昂;亦如高級制表理念,不斷致力于為佩戴者提升佩戴體驗。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鐘表品牌視這種合金如黃金和鉑金等傳統貴金屬同樣重要,由此打造而成的表殼和表鏈外觀上色調溫暖并時髦有型。
桂冠系列名稱的含義
于1975年問世的首款腕表一開始被稱為“石英天文臺表” (Quartz Chronometer)。不久,該表便風靡鐘表行家圈并有了新的名號“GP芝柏表的畢業生” (意大利語Laureato)。這個昵稱也體現了對該表款作為獲獎佳作的褒獎和精湛技藝的認可。最終,這個名字被品牌正式采用。而巧合的是,八角形表圈位于表殼之上,正如獲獎者頭上的一頂桂冠。
桂冠系列:不斷創新,精益求精
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采用42毫米表殼,承襲了1975年初款的標志性設計語言。八角形表圈置于酒桶形表殼上方的圓形底座上。精致考究的表殼輪廓通過眾多表面和角度與光線自由交織,由此生成光影交錯的效果。經典桂冠系列首次為其表款使用了5級鈦金屬,進一步突顯桂冠系列表圈、表殼和表鏈制造的復雜程度。
5級鈦金屬賦予腕表色調溫暖的外觀。此外,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整體采用優雅細膩且對比鮮明的兩種表面修飾——拋光和緞面磨砂交替修飾,令腕表的圓形底座、精美考究的表殼邊緣、計時按鈕以及表鏈的中央鏈節都呈現出明亮光澤。
GP芝柏表通過各種單色調的運用突顯鈦金屬的灰色調。灰色表盤飾以巴黎釘飾紋,灰色PVD鍍層巴頓式時針和分針搭配巴頓式時標。指針和時標都涂覆有白色夜光材料,在昏暗的光線下散發白光。
這款腕表設有三個蝸形紋計時盤:30分鐘計時盤、12小時計時盤,以及小秒針盤。4時和5時之間設有日期顯示。GP芝柏表品牌標識、名稱、分鐘刻度以及各個計時盤內的時標全部采用白色,與灰色表盤形成鮮明反差,提升腕表易讀性。
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搭載品牌自制的GP03300機芯。這款自動上鏈機芯包含419個零件,經過精美的盤面工藝處理,修飾豐富,包括圓環形和直線形“日內瓦紋”、珍珠圓紋、緞面磨砂、倒角、鏡面拋光、蝸形紋、鐫刻以及太陽紋,此外還嵌有藍鋼螺絲。所有工藝處理均出自品牌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制表師團隊。
桂冠系列鈦金屬計時碼表將于2024年3月在GP芝柏表全球所有授權零售商處供售。
GP芝柏表:
1791年以來,GP芝柏表一直緊跟時代發展,敏銳捕捉千變萬化的時間節奏。作為誕生于瑞士拉紹德封 (La Chaux-de-Fonds) 核心地帶——汝拉 (Jura) 山區的獨立制表品牌,GP芝柏表堪稱“高級制表”領域的先鋒,兩個世紀以來始終保持著這一地位,實現了所有生產工藝的自主化,且將卓越的制表技藝代代相傳。對專業技藝的堅守以及對美和藝術本身的誠摯熱情是GP芝柏表有能力持續創新的關鍵所在。
對于執著追求美學與功能平衡性的高級鐘表迷而言,GP芝柏表的各種標志性特征鮮明可辨,例如Laureato桂冠系列的代表性八角形表圈以及知名的“三金橋”陀飛輪表。尋求打造制表業的典范杰作,通過精密設計變不可見元素為可見——GP芝柏表從未停止對時間軌跡的創新演繹,由此成就的時計作品往往獨一無二,史無前例。品牌一百多項原創設計專利使這一“制表先鋒”地位堅不可摧,例如于1884年在美國注冊的專利箭形板橋機芯、2013年贏得的“金指針”大獎,以及1889年巴黎世博會獲得的金牌——各種榮譽,不勝枚舉。
深深植根于悠久傳承的GP芝柏表以“看向未來”為內驅力,積極擁抱新技術、利用先進材料、通過重新構思標志性造型找到打造悅目美學的創意方式。為此,GP芝柏表始終從人的角度考量,將自身制表廠維持在合適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