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寫多了,經常會有人問我:D·S/大表哥,你最喜歡的電影都有哪些呢?推薦一下唄。
坦白地說,我對電影的審美很簡單,那就是能讓人反復看多次而不覺得膩的,就一定是好片子。比如下面我列舉出的這個榜單,可能會被文藝青年們不屑一顧,但確是我這些年來觀影經歷中留下的最深感受。毫不夸張地說,這些片子,每部我都看了十遍以上,而且今后還會不停地繼續看下去——只要時間允許。它們就像一首好聽的歌,一幅美麗的畫,一瓶陳釀的酒,百賞不厭,歷久彌新。
1.《戰爭之王》(2005)
豆瓣評分:8.5
“人生的悲劇只有兩種,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二是得到了你不想要的東西。”
尼古拉斯·凱奇的巔峰之作,全片的每一句臺詞都堪稱是教科書一樣的經典金句。一個軍火販子看似罪惡的一生,卻是無數現實格局隱喻的縮影。你無法對主角產生絲毫恨意,就像無法對伊桑·霍克飾演的國際刑警產生絲毫尊敬一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盡最大努力地活得精彩,哪怕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無關善惡,無關對錯——這也正是人生之所以迷人的地方。恩格斯說,藝術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在于它有不同詮釋。
2.《致命魔術》(2006)
豆瓣評分:8.8
“現在你想找出秘密,但是你無法找到,因為你沒有真正在看。你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希望被愚弄。”
從沒有一部電影能夠把一場顛覆式的超級大懸念拍得如此不留痕跡,在影片的最后十分鐘,當你以為自己即將看完一場還不錯的魔術題材電影時,一層又一層的謎底反轉如海嘯般席卷而來,打得人竟是如此猝不及防。當你還在呆若木雞中一一回憶那些一瞥而過的伏筆段落時,影片就像一個匆匆逃開兇殺現場的殺手一樣旋即謝幕。是的,《致命魔術》就是這種必須連看兩遍才會徹底吃透的電影。
對了,本片的三位主演在當年名氣都不是很大,而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把這部電影叫做《孿生蝙蝠俠攜手黑寡婦大戰克隆金剛狼》……
3.《肖申克的救贖》(1994)
豆瓣評分:9.6
“我們坐在太陽下,感覺就像自由人。我好像就是在修自己家的房頂,我們是造物主。而安迪——他在這間歇中蹲在陰影下,一絲奇特的微笑掛在臉上,看著我們喝他的啤酒。”
關于這部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且無之一的電影,任何的褒獎都是多余的。只能這樣說,它讓所有身處絕境中的人看到了希望,那是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正如片中所說,“有一種鳥兒是關不住的”,這個鳥兒,正是每個人內心最深層的天性。在鼓舞人心的層面上,如果說別的電影是“勵志”,那么這部電影則是“拯救”。主角安迪救贖的并不僅是他自己,而是在1994年之后所有有幸看到這部經典作品的人。
4.《搏擊俱樂部》(1999)
豆瓣評分:9.0
“廣告誘惑我們買車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買不需要的東西,我們是被歷史遺忘的一代,沒有目的,沒有地位,沒有世界大戰,沒有經濟大恐慌,我們的大戰只是心靈之戰,我們的恐慌只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從小看電視,相信有一天會成為富翁,明星或搖滾巨星,但是,我們不會。那是我們逐漸面對著的現實,所以我們非常非常的憤怒。”
如果要評選一個“因為譯名太差險些被錯過的好電影”榜單出來,《搏擊俱樂部》絕對能排進前三甲。聽起來像是個講地下格斗故事的體育電影?并不是。拍攝過程中險些患上抑郁癥的愛德華·諾頓與遍體鱗傷的布拉德·皮特幾乎是聯手用生命鐫刻出了這樣一部殿堂級的心理驚悚懸疑片。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會在諸如《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之類的懸疑電影里看見向本片致敬的彩蛋。STOP,多說一個字都是劇透。
5.《阿甘正傳》(1994)
豆瓣評分:9.4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
一席美國往事的縮影史,一場右派價值觀的偉大勝利,一個自由主義精神的具現符號……《阿甘正傳》就像一個成年人的童話,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解讀。這部電影以歡樂、輕松、戲謔的口吻給人以無數啟迪,而片末的傷感卻又來得那么悄無聲息,讓人笑中帶淚地目送阿甘精神繼續前行。是的,這部電影就像一枚滿載著正能量的蓄電池,哪天心情遇到了低谷,隨時拿出來充充電吧。
6.《三個傻瓜》(2009)
豆瓣評分:9.1
“如果邁克爾·杰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會多恐怖。”
想出《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個腦殘國產譯名的人簡直可以拖出去斃了,多少人因為這個沒好意思去買票進場,真正想看的人卻在影院里迎來了無數熊孩子,我的天哪。
這部影片是迄今為止印度電影工業最高結晶的具現形態,它不但在硬件指標上全部達到了世界頂尖電影的全套規格要求,更充滿了好萊塢失傳已久的幽默靈性與自嘲精神。這是一部教育諷刺題材電影,鑒于印度與中國在這個領域內的高度相似性,身為中國觀眾的我們尤能感同身受——我們的學校并不是在教育人才,而是在批量生產白癡。影片幾乎每分鐘都充滿了笑點,卻又每隔幾十分鐘引人淚下一次,節奏把握得實在臻于化境。這,幾乎是當今喜劇的最高境界。
7.《貓鼠游戲》(2002)
豆瓣評分:8.7
“兩只小老鼠掉進了牛奶桶,第一只很快就放棄了,被淹死了;第二只卻不放棄,它猛烈掙扎,直到把牛奶都攪拌成了奶酪,然后爬了出去。”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漢克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當身處事業巔峰期的三個巨星走在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這部《貓鼠游戲》就是答案。在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詐騙犯罪題材影片里,有人看到了啟迪、有人看到了勵志、有人看到了堅守、有人看到了相愛相殺的忘年基情……影片看似色彩柔和,觀眾卻始終身臨無處不在的高壓節奏里,這種無形中的反差營造出了無可比擬的沉浸式體驗——無論你是貓還是老鼠。
8.《幸福終點站》(2004)
豆瓣評分:8.6
“你有兩個章:一個紅,一個綠。那我去紐約的機會就是百分之五十。”
如果電影是一杯帶有溫度的水,那么我想這是一部足以完美定義“溫暖”的電影——多一度燙嘴,少一度冷胃。你可以把湯姆·漢克斯飾演的主角看成被圈定在一個固定場所里的阿甘,欣賞一切“變化”之美。紐約機場宛若一個縮微的都市社會,那起初如同堅冰一般的冷漠,被絲絲融化開后,竟也是如此地美麗溫暖。融化它的三種工具,分別叫做堅持、善良與真誠。
9.《鋼琴家》(2002)
豆瓣評分:9.0
“因為我冷。”
描述戰爭的最佳角度并不是士兵,而是平民。沒錯,這部電影的內核與音樂絲毫沒有關系,只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戰爭片,所以你無須有任何音樂認知門檻上的擔憂。對于二戰期間的猶太人主題電影,從《美麗人生》到《辛德勒的名單》,多少都有一些刻意的藝術氣息在里面,而《鋼琴家》則像一杯濃烈的伏特加,真實且殘酷,但卻給人以勇氣與希望。男主角艾德里安·布洛迪靠此片成了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影帝(當時不到29),看過之后你就知道他實至名歸。
10.《大話西游》(1995)
豆瓣評分:9.1
“他好像一條狗啊。”
個人Top10里唯一一部國語電影,想必同齡人都可以理解。周星馳于我們這一代人早已遠遠不是一個喜劇明星那樣簡單,它是承載著無數人嬉笑怒罵的成長烙印,是伴隨著歡樂與自嘲的精神符號。在那個熒屏上充斥著無敵大俠們的草莽年代,作為唯一一個“市井小人”,周星馳活生生地演出了世間百態。至尊寶、何金銀、尹天仇……以《大話西游》為首的星爺電影,見證的不止是喜劇電影大逆襲本身,更是整整一代人的青蔥回憶。
今天,將這十部電影真誠地推薦給大家,如果你覺得和大表哥擁有近似的品味與三觀,那么就不要錯過這里面你還沒看過的片子。找個時間補上它,相信我,你不會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