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部電影好不好,不應該用“好看”和“不好看”來分類,而是說它值不值得看。24日上映的電 影《嘉 年 華》,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同時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三大重要獎項的提名,堪稱2017年最好的華語片之一。
電 影 《嘉 年 華》全片看不到侵 害 過程,也看不到作案人的面孔,而是將筆墨放在偵破過程和受 害 者的心理重建上,從中又牽扯出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主人公小文遭遇xingqin后,媽媽發瘋似的把小文的衣服裙子都扯 碎,還剪掉了她的長發。
家屬、目擊證人,甚至警察和醫生們,往往為了自身的利益和人身安全,隱瞞了事情的真相。
除了史可飾演的女律師,其他人對這樁xing qin 案均是明哲保身的態度。家庭、旁人乃至整個社會無形中又對受 害 者施加隱形的bao力。影片非常具有現實性,表現得也極為克制,又不過度煽情。故事雖然發生在南方小城,畫面里都是陽光海灘,但給人的寒意不比北方的嚴冬弱。《嘉 年 華》這部電影剛巧在這個檔口上映,真是一則超現實社會寓言。同時影片不禁讓人聯想到2013年海南萬寧校長kaifang事件。
從《盲 山》到《親 愛 的》再到《嘉 年 華》,它們承載的意義超過了電影本身,不過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電影不只是一種娛樂,它也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一部本身具有社會意義,表達殘酷現實寫照的題材電影,所引發的社會關注、輿論聚焦,都可以帶來更多的希望,對悲 劇的發生起到抑 制的作用。
當這些被曝光在公眾視野下,憤怒的民眾無不用鍵盤充當著正義使者,正義凜然在網絡上叫囂著。待事件冷卻后,人們又恢復到什么都沒有發生的狀態。憤怒就好比扔向湖中的石頭,激起一層層的波瀾,又很快恢復平靜。那些遭遇過傷害的人,他們后來怎么樣了?沒人記得,也沒人去關心。
我們生活在一個似嘉 年 華般的時代,人們如同坐云霄飛車一般,尖叫著發泄著直觀的感受。我們有太多的憤怒抨擊這個社會,卻太少去思考我們可以為此做些什么。電影《熔 爐》結尾說到: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