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有一位年輕的導演,選擇了用一條繩子,來結束他年僅29歲的生命,他叫——胡波。
然而,伴隨著他的離去,其與中國第六代著名導演——王小帥的恩怨糾葛,也開始漸漸的浮出水面,慢慢的被世人所明晰……
或許,猛一提起胡波這個名字,有許多人會感到陌生。但提起胡遷,以及他的兩部小說《大裂》與《牛蛙》,相信許多喜愛文學的朋友,一定會頓感恍然。沒錯,胡遷就是胡波的筆名,二者本是同一人。
而至于他與著名導演王小帥及其妻子劉璇的恩怨糾葛,那則還要追溯到2016年……
胡波、劉璇、王小帥的知遇
2016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胡波,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以及他親自編寫的劇本《金羊毛》,參加了“FIRST影展創投會”。在會場上,導演王小帥的妻子劉璇發現了胡波,也是由她的介紹,在會后,導演王小帥看到了胡波《金羊毛》的完整劇本。
事后,雙方簽約,并決定以《愛在櫻花盛開時》片名備案,將胡波的劇本拍攝成電影。而作為該片的監制,王小帥當時也曾向媒體坦言,《愛在櫻花盛開時》是一部作者型的電影,“讓他感到年輕導演懷揣的電影理想,以及對現實的關懷,很有溫度”。
然而,美好的時光似乎總是最短暫的,到了今年的3月份,隨著影片的殺青,電影的片名又被從《愛在櫻花盛開時》改成了《大象席地而坐》,而至此青年導演胡波與王小帥的冬春影業也開始漸漸的出現了裂痕。
青年導演胡波與王小帥在片場
與王小帥的裂痕
關于這道裂痕的產生是這樣的,電影完成之后,青年導演胡波最初交給了王小帥一個4小時的粗剪版,而王小帥則希望他能把片子剪到2小時左右,但性格倔強的胡導第二次僅僅只剪掉了10分鐘,將電影變成了3小時50分鐘。
據知情人向媒體透露,胡、王二人對此曾有過激烈的爭論。甚至王小帥給胡波發去的內容,都被公開的曬到了網上——
從上面的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二人之間的一絲火藥味兒。也許是考慮到近4小時的片長,會使得觀眾與市場難以接受,對于青年導演胡波的倔強,導演王小帥的情緒頗顯激動,甚至在最后還建議對方去看醫生。
至此,胡波與王小帥的冬春影業關系一度鬧僵,二者甚至到了要訴諸法律的地步。而更有傳言,其將失去影片《大象席地而坐》的署名權,徹底被踢出局……
對此,胡波曾求助于另一位影視方面的制片人楊城。據楊城向媒體透露,今年6月胡波曾請他看過這部近4小時的電影。據說當時楊城因為時間的關系并未看完,不過后來他還是找機會補看了剩下的部分。
據楊城評價,“這部電影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識別度很高。但如果片方在品質上要求更嚴格一些,以及認為片長會對市場接受度有影響,也很正常。”因此,當胡波提出,請楊城幫他找一個愿意接受這近4小時版本的《大象席地而坐》的投資方時,對方婉言拒絕了。因為相對于一個僅有29歲,籍籍無名的青年導演來說,即便是只有70萬制作費用,這依舊很難……
如今,這個僅有29歲的青年導演去了,選擇了僅以一條繩子的方式去了,而他的遺作——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卻開始伴隨著他的離去,迅速的通過網絡,而被大眾所熟知。
而就在青年導演胡波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的前一天,一條消息更是傳遍了互聯網——王小帥的冬春影業決定將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所有權益,包含版權及收益,全部捐贈給胡波的父母。如此一來,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名字,更是借著胡波遺體告別的新聞,傳遍全網!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這真是一種最為殘酷的宣傳方式……
就在去年,電影《百鳥朝鳳》的制片人方勵,曾用當眾一跪讓影片的票房一飛沖天——
就在今年,又有國產片《閃光少女》利用全體宣發人員的下跪,來博眼球——
對此,筆者還曾半開玩笑的寫過一篇文章《導演“上吊自殺”,是以后影視宣發的趨勢?》——
如今,只過去了4個月,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