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就應該耐得住寂寞”
這句話是小編的初中化學老師教給的一個既不是公式也不是化學原理的知識,
但卻讓我影響深刻,而今天推薦的電影就像是這句話的佐證。
《壁花少年》
影片講述:一名性格內向的青少年在高中期間,通過他的書信,剖析青春期男孩在性、毒品和生命價值等方面的困惑,
并涉及同性戀話題的故事。
《壁花少年》是史蒂夫·卓博斯基改編了自己的原著,又親自參與導演的。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No.1,連續(xù)在榜71周。
為此,對于劇情的梳理鋪設、人物的刻畫描摹,能夠達到如此的細膩熨帖是完全能夠想象的。
艾瑪·沃森、羅根·勒曼、埃茲拉·米勒領銜主演。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
這三位主演通通是90后,兩位男演員是92年的,
使得這部有著自閉、童年陰影、校園里的霸凌現(xiàn)象、性啟蒙與性取向……
充斥這灰色色彩而又出現(xiàn)一束不一樣的光彩。
電影在一段幽深隧道的長鏡頭中開始,
高速行駛的視角在靜謐的暗夜中讓人倍感彷徨,前方的道路仿佛蒙上了層霧,看不清可卻又無從熄火。
男主角Charlie極不情愿的步入了1200多天的高中生涯。
他每分每秒都在煎熬的等待著從這個滿是人群的地方解脫。
找不到愿意同行的朋友,被排擠也不敢反抗,就算知道老師想要的答案也只愿在本子上沉默寫畫。
一個少年,在這樣的年紀本該迎來繁華似錦的曼妙綻放,卻演變成絕望干涸的孤獨壁花躲在狹窄幽閉的角落自言自語。
“Wallflower”,字面譯為“壁花”,
在西方文化中,專用來形容舞會上形單影只的人們。
"You see things, you keep quiet about them,,and you understand。"
男主角Charlie這個名字,在12分鐘的時候才第一次出現(xiàn),這朵隱秘的壁花的確孤獨。
而Charlie的寂寞,都是因為姑姑為他買生日禮物時意外身亡以及摯友自殺等一系列的童年陰影,
讓這個本就寡言少語的Charlie在內疚悔恨中更加混亂,不停的自我否定直至迷失。
但很幸運的是;
Charlie從高中入學第一天就開始從畢業(yè)典禮那天倒計時,認識了兩位怪咖高年級朋友,
一對無血緣關系的繼兄妹Sam和Patrick,
使得終于碌碌的校園生活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色澤。
就像Patrick得知charlie的事情后,還毫不猶豫的跟charlie說:”歡迎加入怪咖的世界。”
這應該是charlie在青春期里最幸運的事。
sam和patrick也是一對問題少年,兩個人來自組合家庭。
sam看上去開朗明媚,勇于追求自己喜愛的所有。
但實際她的世界卻是暗淡混亂,飽受童年不好經(jīng)歷的影響的她在自己的青春里走的跌跌撞撞。
patrick是個可以勇于承認自己性取向的問題,他可以惡作劇來緩解新生的緊張氣氛,
時時刻刻在準備向前看擁抱人生,倔強的用微笑掩飾,只有藏在別人懷里才敢哭泣。
也是個未出柜并且愛上一個懦夫爛人的同性戀者。
他們管自己的世界叫怪咖的世界。。。
他們嗑藥狂歡,深夜開車兜風,
影片里出現(xiàn)最多也最有代表性的意向就是隧道,長長的隧道像是他們生命中那些掩沒在黑暗里的陰影。
sam在長長的隧道中張開雙臂享受風呼嘯而過的感覺,閉上眼睛就像是對身在隧道的短暫忘卻,
又仿佛是想要給世界一個擁抱,卻怯怯的不知世界是否回抱了她。
電影并沒有從一個少年在遭到童年時性侵犯后,會有怎樣昏無天日的生活狀態(tài)和他的心理遭受多大打擊的方面來演繹。
而是通過一系列人物的加入,對一系列少年成長中會遇到的種種問題的描寫,
將這個少年如何走出心理陰影的過程描畫出來。
雖有吸毒、同性戀等隱晦的問題描寫,
甚至在影片中兩段都有異裝癖的出現(xiàn),甚至是一些禁忌的動作描畫。
但是影片還是呈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影片基調,充滿青春的朝氣。
在片子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會把獨白和閃回作為傳統(tǒng)的敘事工具,成功推動了故事明暗兩條線索的發(fā)展。
因為《壁花少年》原著是書信體,半自傳性質的故事,
在開頭就是從Charlie寫信的獨白開始;
告訴觀眾這是一個習慣于用筆對自己說話的沉默男孩,但是他很敏感、有很強的洞察力。
“You see things and you understand。”
里面的書本、唱片、卡帶、打字機,勾起了我們對于前網(wǎng)絡時代的美好回憶。
也是導演史蒂芬創(chuàng)造的一個巧如其分的80年代校園,懷舊牌打得不刻意,很青蔥。
獨特的切入視角也豐富了影片的主題表達。
青春是一種病。。。
每部優(yōu)秀的青春電影都會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角,比如《朱諾》的少女早孕,
《藍色大門》的性取向困惑,不同的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析“青春”這種病。
《朱諾》劇照
而《壁花少年》選擇了少年精神疾病,這個視角在影片中引發(fā)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沖撞,令人深思。
我們知道Charlie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少年,
但是在影片中,除了姨媽這道坎是他始終逾越不過去的傷痛,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卻是異常堅強和成熟。
面對Patrick的性取向,他不僅理解他的性取向,
即便是Patrick被拋棄后一時傷心決絕而強吻了他,他也沒有慌張而是給予對方一個溫暖的懷抱。
《壁花少年》是一部具有很強真實感的影片。
即使身處不同的文化圈,即使沒看過洛基秀,沒嗑過藥,沒在橄欖球聯(lián)賽上搖旗吶喊,
我們觀眾都有種對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經(jīng)歷依然感同身受。
誰沒有過迷茫、彷徨、無助、瘋狂的青蔥歲月?誰沒有患過一場叫做“青春”的病?
在影片的最后,Sam找到了那首隧道歌曲,三人又一次去隧道兜風。
隧道鏡頭的再一次出現(xiàn)與影片的開頭相呼應,像是象征著自由和對真我的追求。
這一次,Charlie站了起來,張開雙臂自由飛翔,終于沖破了內心的禁錮,
說出了第一句不是“壁花”的話:“We Are Infinite ”。
最后送上最愛而又最傷感的那句話:
Sam:"Why do I and everyone I love pick people who treat us like were nothing?"
Charlie:"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