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晶,出生于1955年,生于電影世家,香港著名導演、編劇,父親為一代香港電影大師王天林。從1977年寫第一部電影劇本《鬼馬狂潮》算起,王晶至今入行已整整40年,40年間王晶導演了上百部作品,其中更出現了《鹿鼎記》《九品芝麻官》《笨小孩》這樣的經典,算是當今香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2.王晶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70年代末子承父業進入了香港電影圈,加盟當時如日中天的邵氏電影公司。期間王晶以職業編劇做起,與陳百祥、傅聲和劉家班的關系十分要好,像《龍虎少爺》《少林傳人》等經典功夫片皆有王晶參與編劇的成分。1983年,王晶終于自執導筒,專為傅聲量身定作了一部《花心大少》;已展現出優秀的商業電影導演功底。
3.1985年邵氏公司破產后,次年王晶作為元老級人物加盟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今中國星),成為向華強先生開疆拓土的一員大將。當然,王晶同樣不負眾望,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導演了《精裝追女仔》《賭神》《賭俠》等一系列商業電影電影,開創了90年代賭片新境界,尤其王晶與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的經典合作,更成為一番美談。
4.經過商業上的成功后王晶在圈內名聲大噪,1993年與李連杰的《鐵雞斗蜈蚣》、《少林五祖》以及與成龍的《城市獵人》,都成為當年動作電影的導演。王晶導演在博得老板向華強的歡心之余,自己也開始組建電影公司,1997年與文雋聯手,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最佳拍檔。而后王晶更試水文藝片,1999年憑電影《笨小孩》獲得第36屆金馬獎最佳劇本提名。
5.遺憾的是在取得了高票房的同時,王晶卻在創作上難以突破自我,1999年左右的《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和《千王之王》等作品皆有炒冷飯的嫌疑。隨著香港電影在90年代末的整體衰落,商業市場遠沒有之前如此樂觀;再加上王晶導演模式的固化,以至于在21世紀后拍攝了許多廣為人知的標準化爛片。
6.隨著兩岸三地的電影融合不斷加速,王晶的電影近幾年主攻內地市場,其中為了迎合內地觀眾的口味,以火熱綜藝為突破口,無奈電影質量總體偏低、笑點尷尬,加上票房慘敗,王晶的高產量,以至于王晶最終被冠上爛片之王的名號。而反觀王晶嚴肅冷峻的黑幫片,卻依然保持了90年代的高水準,如《大上海》《金錢帝國》《旺角監獄》等皆有模有樣,讓許多人感覺王晶功底還在,今年上映的黑幫電《追龍》更獲得一致的好評,口碑和風格的兩極分化更成為王晶作品近幾年最大特點。
7.最后要說王晶導演過口碑較好的電影,如果以豆瓣評分超過7分為依據的話,大概有20部左右。具體有:《九品芝麻官》(8.2)《賭神》(7.9)《鹿鼎記》(7.8)《少林五祖》(7.6)《鹿鼎記2》(7.6)《賭神2》(7.5)《追龍》(7.5)《笨小孩》(7.5)、《賭俠》(7.4)《百變星君》(7.3)《整蠱專家》(7.3)《倚天屠龍記》(7.2)、《城市獵人》(7.2)《賭俠2》(7.2)《逃學威龍3》(7.1)《鼠膽龍威》(7.1)、《超級學校霸王》(7.1)《追男仔》(7.1)《至尊無上》(7.0)《戀愛的天空》(7.0)《與龍共舞》(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