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松井女士表示,以前她認為女性選擇在家相夫教子而非外出工作,在其他人看來就是日本女性的天性。在日本,女性一旦有了孩子,便很難再繼續工作,這就導致了如今社會只有少量的工作崗位適合女性。
日本女性勞動力在總勞動力中所占的比例緩慢增加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林芙美子1965年高中畢業,畢業后開始工作,那時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給男性工作者當助理。如今,她已是橫濱市市長,是日本最強大的女性之一,有著傲人的“成績”。
從政前,林芙美子身兼日產汽車公司董事長、大榮企業(日本最大零售商)執行總裁、寶馬東京公司董事長、大眾東京公司董事長等要職于一身。
林芙美子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
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我希望能肩負和男性勞動者同等的責任,所以我不停地換工作,最后成為了本田汽車公司的一名銷售員。”
很少有女性職員能夠在汽車公司工作,更不用說還是銷售部了。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林芙美子第一年的銷售業績讓其順利成為最佳銷售員。10年后,她先后就職于寶馬東京公司和大眾東京公司。
她回想起說,“看看以前,最初那些信任我,賦予我管理權力的都是外企,沒有一家是日本公司。”
性別差距
1973年,林芙美子從豐田汽車公司辭職,那時她31歲。
雖然自那以后,身處管理階層的女性人數有所增加,但與男性相比而言,依然處于少數。
松井女士表示,女性管理者僅占全國總管理者的1%。這也是日本之所以被劃分為世界上男女地位極其不平等國家的原因之一。
據世界經濟論壇給出的全球最新性別差距排行,共135個國家統計在列,其中日本排在101位。在湯森路透基金會發起的投票中,結果顯示印度是20國集團中男女性別差距最大的國家,而此次最新的排行中日本僅領先印度四名。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會著眼于各國如何分配男女間的資源與機會。無論是在立法領域、高級行政領域以及管理領域,在日本,女性參與率遠遠低于亞洲其他國家。會上還指出,技術要求高的職位中,女性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日本對女性教育的支出并不少。
除了日本,還有卡塔爾、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均被公認為是尚未開發的人才潛力基地,能夠通過職場女性收獲更多益處。
女性經濟
據政府統計,日本女性就業率最高紀錄為60.1%,但仍舊低于男性的80%。
分析家們認為,懸殊的差距有助于促進國家經濟增長。日本高盛投資集團的首席分析師松井凱西表示,如果日本能夠消除性別差距現象,我們預測其勞動力可增加約820萬人。
自1999年開始,松井女士便開始著手書寫日本經濟增長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在她最近一次的發布會上,她表示女性就業率的增長可促進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提高約15%。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位女常務董事也表示相當贊成。
在東京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年會上,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告訴記者,“日本女性確實能夠拯救日本?,F在,日本有二分之一的女性處于失業狀態,而男性只有五分之一。”
一些評論家們認為近幾年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國內的崗位已趨于飽和。松井女士則認為社會的老齡化已暗示著在不久的將來,就業機會會大大增加。
她在發布會上指出,預計到2055年,國內老齡人口將是2005年的兩倍,勞動力將減少一半,屆時,國內出生率將降至40%,潛在勞動力也將進一步減少。
榜樣
提高女性的就業率是拉動國內經濟的第一步。
而要想讓女性堅守崗位又是另一大挑戰。日本有近70%的女性生完第一胎后便轉為家庭主婦,不再繼續工作。
松井女士認為,以前她認為女性都選擇在家相夫教子而非外出工作,這在其他人看來就是日本女性的天性,但我相信這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手幫助她們來照看孩子。
如今,大型企業中的日本年輕女性有更多的職位選擇。
據高盛投資公司統計,在日本,年齡在3歲以下且寄托在日托中心的小孩不到30%。這遠低于丹麥的63%、法國的43%以及美國的40%。
松井女士表示,政府方面已經開始采取措施,增設托管機構以便容納更多的孩子,但這仍然不夠。在日本,女性一旦有了孩子,便很難再繼續工作,這就導致了如今社會只有少量的工作崗位適合女性。
對于橫濱市市長林芙美子來說,她在職場生涯中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那些“未知因素”。
從政后,她一直致力于能夠確保未來女性能夠避免遭遇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