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一位商務部官員在周一(6月9日)透露,中國在80個主要行業針對潛在的反競爭行為已經展開調查,這些行業涉及到汽車、醫藥和酒品行業。
中國的汽車經銷商協會在上周晚些時候公開的一份聲明中顯示,中國三大反壟斷機構之一的商務部,在上個月已經向中國主要的行業協會下發通知,要求他們在一項反壟斷調查中,幫助收集會員公司的信息。
這項反壟斷調查可能將歷時幾個月,調查目的是致力于根除所有行業的反競爭行為,而非針對某些特定行業。商務部市場秩序司的官員邱忠義告訴路透社,“我們還遠沒知道調查結果,但是,在一些行業,反壟斷的情況可能比想象的嚴重,比如汽車行業”。
北京從去年開始加大了對反壟斷行為的打擊力度,去年12月發起了一項針對破壞自由市場競爭的專項行動,這些破壞行為包括針對其他省市的企業設立地方保護性條款、提供不公平的津貼等。商務部的此次調查是去年反壟斷專項行動的一部分。
中國的價格監督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經處罰了一批違反反壟斷法的企業,涉及奶粉和眼鏡行業。
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三月份,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呼吁地方政府在電動汽車行業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并促進公平競爭。
在二月份之前,上海只向啟動6秒內時速能達到50千米/小時的電動汽車提供補貼,而能生產出符合這一標準汽車的公司只有上海的上汽集團和上海中科力帆電動車輛有限公司。
而在北京,對于二月份之前無法獲得牌照的電動汽車來說,本地制造商北汽有限公司生產的北汽E150面對的只是有限的競爭。
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的一位官員告訴路透社,從去年八月,協會就已經開始為中國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收集外國汽車在中國銷售價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