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城市正在大力采取措施響應最近齊發的中國“治污之戰”,措施包括部署巨型大炮把水噴灑到2000英尺高空來驅散霧霾,還有沒收戶外的燒烤場地。
但是這兩項倡議似乎都沒有給中國長期受苦的居民帶來緩解,他們正忍受空氣污染所帶來的窒息感,那窒息是如此強烈,科學家們已經把它的影響比做是一個核冬天。
要重現一個明朗的天空也許還是一個遙遠的期望。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家采取措施去保護他們的健康,他們通過購買空氣凈化器和其他產品來抵御由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美國和其他外國公司正加大投資來提高公眾對霧霾和PM2.5的認識,PM2.5是一種有害的空氣顆粒,非常小,能夠進入人體肺部和血液。
魯禮建是上海飚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經理,這是一家新成立的空氣凈化器公司。他透露,在過去兩年,在中國最富裕的城市,有高達5% 至 6%的家庭已經有空氣清潔器,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他說,“白領階層現在會更關注他們的健康,能支付得起320美元 至640美元的空氣凈化器。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仍然只關注產品是否物美價廉。”
然而,根據一份去年年末慧點研究公司公布的報告顯示,27%的美國家庭擁有空氣清潔器,而在中國只有0.1%家庭才有一個。
政府官員承認,由于對煤燃燒的過分依賴、汽車使用的不斷增加以及工廠排放的薄弱管理,中國要加大努力才能達到減排目標。
如果無法做到更好就會破壞旅游業。北京“臭名昭著”的霧霾已經導致外國游客數量的下降。美國公司報告稱要聘請高管來這里工作有困難。移民至中國的美國孩子和擁有外籍護照的中國孩子所就讀的國際學校建有巨型和昂貴的圓頂,這樣,舉行運動項目時可免受戶外毒氣的影響。
為了在2008年8月舉辦一場高質量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在短時間內關閉了工廠,限制車輛上路。對防治空氣污染的意識在近幾年有所上升,但是國家空氣質量沒有提高,因為經濟目標一貫勝過環境保護目標,官員們擔心環境保護會減緩經濟增長。
陳添是北京的一位環境高級官員,他于上個月受到批評因為他在一個電臺節目中說到,盡管陳所在的部門通知北京居民在霧霾充斥的日子里要戴防護措施,但是他既沒有戴面罩而且家里也沒有空氣凈化器。
魯說,“他這是在誤導人民。”他也贊揚美國大使在2008年發布有關PM2.5的讀物,這使得中國機構能夠公布居民現在每天可以查詢到的國家數據。“我們沒法控制戶外的空氣,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家里的環境,這在中國還是一個很新的領域。人民需要 時間來適應和了解。”
周女士是臺州愛飛德電器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她于上個月在中國首都北京的貿易展覽上展示公司最新的空氣凈化器(圖片來源:《今日美國》/卡倫.麥克勞德提供)
作為中國新舊年交替的標志,也就是中國最多收視的電視節目——農歷新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它使得空氣凈化器成為喜劇中的焦點。現在超過200家制造商涌向一個仍然缺乏官方行業標準的領域。有些公司通過贈送空氣清潔器給高級護老院,以追求好的宣傳。而其他就急著申請專利和對同行進行苛刻地批評競爭
周女士是臺州愛飛德電器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其公司位于中國東部的浙江省。她說道,“甚至是著名品牌的空氣清潔器都效果一般。許多制造商只是追求利潤,但是我們有良知,想幫助他人。”
以田納西為基地的綠色科技環境有限公司正準備進駐中國,其中國區銷售總監趙先生這樣說道,公司的目標人群是高檔買家,其空氣清潔器價格賣到480美元至1600美元。
“去年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一年”48歲的趙在上個月的空氣清潔器貿易展會這樣抱怨到,該展會在首都舉行,也是他現在的居住地。他說,“中國媒體已經開始報道這個細小顆粒物質是多么有害,所以,人們更加關注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