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道,平壤(Pyongyang)市中心23層公寓大樓在五月初倒塌后,有大量照片顯示朝鮮急速擴張的建筑業采用了十分拙劣的建造方法。
這些圖片拍于2011年8月,顯示平壤著名地段長箭街(Changjon street)上不到一年就完工的公寓大樓。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曾下令要用“馬息嶺(Masikryong)”速度完成新建的建筑,街道,橋梁和娛樂設施等在內的大量工程。“馬息嶺”是指在僅10個月建成的滑雪勝地。
不過,這些有關長箭公寓的圖片表明,閃電式完工的建筑會危及入住者的生命安全。
窗戶參差不齊,缺乏結構完整性
連接處用不同相容性的混凝土,沿著處理線可能會出現斷裂的危險
“朝鮮的一處高層建筑的圖片相當令人震驚。”約翰·諾蘭(John Nolan)教授說道。他曾是倫敦結構工程研究院(Institute of Structural Engineers)的院長。
他指出建筑中不成直線的窗戶和脆弱不堪的鋼筋。“質量管理仿佛是無稽之談。”他說道,“如果這是朝鮮高層建筑標準的真實寫照,那么坍塌事件就不足為奇了。這類風險也將會陸續發生。”
原始的起重機運輸混凝土
承重墻后鑄板邊緣沒有明顯鋼筋
2012年6月開業的大型綜合設施由3座47層建筑和15座20到36層不等的建筑構成。這一速成工程讓許多觀察家驚訝不已,他們很想知道在沒有任何現代化設備和鋼筋數有限的情況下,朝鮮是怎么實現這一壯舉的。
歷史衛星圖像也顯因粗制濫造,大型綜合設施的建成與23層建筑的坍塌幾乎同時發生。
鋼筋骨產品不結實缺乏可見的籠狀結構,無法維持結構。通常情況下,鋼筋也應該直立、垂直,厚度一致。
另一名匿名結構工程師表示,對于這樣高大的建筑來說使用的鋼筋太過單薄,可能危及到結構的完整性。他還表示,混凝土墻模具粗制濫造質量不過關。
他還指出,手工倒進模具時混凝土由手工混合,質量控制不到位。
2012年竣工的公寓
“混凝土強度立方體測試問題,每一批還沒有完成測試通常就完成了,不同的墻面色彩,接縫,維修也是如此草率,”他說。
建筑的另一側墻也缺乏一致性,這可能會帶來更多問題。“立柱和板層設計將無法支撐增加的壓力,”工程師說。
挪威大學科學與技術院建筑學專家卡爾·文森特·伊賽特(Karl Vincent Hiseth)教授稱,窗戶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建筑商沒有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就開始繼續建新的結構。-
“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固化后才能開始下一個單元,”他說道。有衛星圖顯示,最高的建筑還不到四個月就完成了,每新蓋一層也不過三四天。
施工現場發生事故后(最高級別)建設部門官員向居民道歉
有問題并不意味著公寓樓一定會倒塌,Benaim集團創始人工程咨詢師羅伯特·奔領()說。
“通常情況下像這樣的大樓通常有一個提供穩定性的中央核心。并且周圍外邊的墻壁有簡單的支撐作用。所以事實上他們看起來不精確卻并不代表他們不安全,”他說。
平壤事故遇難家屬悲痛欲絕。圖片來源:美聯社
“自20世紀60年代,許多公寓都由無鋼筋的混凝土墻建造,由樓梯/電梯槽提供建筑穩定性,”他還說道。
然而,其他工程師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這些建筑并不安全,”他說道。“螺紋鋼的一致性,百葉窗破裂跡象以及混凝土攪拌和放置的有限質量控制,都無法讓人信任。”
長箭街因有居住在平壤的外國人而出名,號稱“小迪拜”,并作為政績的一部分,由已故金正日下令在開國領袖金日成(Kim Il-sung)誕辰100年之際建造一個“繁榮強大的國家”。
2012年6月,幾名高級黨內人士參觀了工業聯合體,2012年9月4日金正恩(King Jong Un)親自探訪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