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東宣告入冬成功,我國終于正式進入“北穿貂,南秋褲”的寒冷冬季。但是,除了自己穿秋褲保暖御寒,你的愛車其實也需要關愛。
相較燃油車,車主們對新能源車保養的了解可能并不十分深入,寒冬季節該如何更好地關愛和使用愛車呢?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一些新能源車主,并選取了幾位合理用車的典范。
第一位習先生,他是一位酷愛新技術的工程師, 2014年即購買了一臺比亞迪秦,可謂敢吃螃蟹的一類,到現在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新能源車駕駛經驗。習先生表示,他的秦純電續航里程在冬季依然能夠保持在70公里左右。
為造福更多消費者,小編請他分享了用車心得:
一、電池須均衡。習先生介紹,當充電指示燈顯示電已充滿后,建議再多充一段時間。新能源車經長期使用后,其電池單體可能出現個體差異,因此所需充電時間不同。適當延長充電時間,可有效均衡電池的一致性,利于電池壽命延長。此外,習先生特別強調,不要使用不合格或者改裝的充電設備充電。
二、熱車很重要。低溫環境會影響電池活性,這和手機在低溫下無法開機或充電類似。新能源車電池似乎更“耐寒”,如比亞迪秦曾于去年12月的CRC賽事中,混動行駛50公里至興凱湖冰面,電池電量僅從97%降到90%。但盡管如此,以電池為動力源的新能源車,其續航里程或多或少都會收到極寒氣溫的影響。發車前開啟空調,以及行駛后趁電池溫度較高馬上充電,都是有效提升充放電效率的正確方式。為此,習先生特別推薦了比亞迪秦的云服務功能,它能通過手機遠程預約開啟空調,不但能使駕乘人員免受剛進車時的寒冷,還能提高電池活性,延長續航里程,一舉兩得。
三、駕車要溫柔。如同人猛吃猛喝容易傷胃,車也忌急加速急剎車。習先生表示,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對新能源車和燃油車都是一樣,既節能,也利于安全。
小編采訪的另外幾位經驗豐富的新能源車主,他們在肯定了習先生的用車經驗之外,還補充了一些注意事項,例如,(不用時)拔掉點煙器等外接設備,減少電池負擔。還有一位愛心車主提示,開車前可以鳴喇叭拍車窗,以防車底藏有流浪貓狗之類的小動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