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漸入尾聲,相信大家都在以各種方式回顧這一年的過往。再次接到霧霾預警之后,身處帝都的小編決定用照片定格今年北京最后一抹藍。帶著擁有2300萬高像素攝像頭的努比亞miniS和三腳架,我們來到華燈初上的朝陽門橋,用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來記錄暮色的變幻。
攝影藝術與時間的交匯,通常只是片刻的定格,而這種“時間切片”的方式則能在一張圖片中展現時光的流轉。其原理并不復雜:固定手機或相機位置,在天色變化最顯著的30分鐘-1小時內,每隔幾分鐘拍攝一張照片;后期在圖片編輯軟件中,將照片按時間順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等分切割,即可得到這樣一張“時間切片”。裝備也僅需兩樣:一部畫質卓越的手機,一臺三腳架。
為實現對畫面的精確掌控,小編使用努比亞miniS的專業模式進行拍攝。努比亞miniS的專業模式允許用戶分別調整快門速度、白平衡、感光度ISO以及對焦點。拍攝“時間切片”的小竅門是固定ISO(400)以及白平衡(日光),便于統一畫面色調,減少后期工作量;根據畫面亮度在1/60秒 - 1/15秒間微調快門速度,并選擇自動焦選擇模式。
本次拍攝從下午5點開始,帝都氣溫已低至零下。不僅小編瑟瑟發抖,隨行人的手機更是不斷出現跳電、自動關機的狀況,讓我們不僅為連續拍攝中的努比亞miniS捏了一把汗。然而低溫并未對努比亞miniS造成困擾,持續40分鐘的拍攝,共計拍攝48張照片,努比亞miniS僅掉電約10%,其他機主怨聲載道的自動關機等問題一概沒有出現。
素材收集完畢后,從中選取9張光線變化顯著的照片進行切片制作。此處推薦大家使用PHOTOSHOP的“切片劃分”工具對照片進行垂直切割,隨后選擇“存儲為web所用格式”輸出為JPG格式,即可得到單張照片切片;將9張切片順序拼接起來,一副暮色中的“時間切片”便做好了。
由于拍攝具有時間跨度,色彩與影調變化范圍較大,對手機的色彩還原能力與寬容度都是較大的考驗,夜景部分的拍攝也對控噪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從成片來看,努比亞miniS表現優越,從左至右色彩過渡自然,畫面細節豐富,噪點不明顯。以往通常用單反才能拍攝的“時光切片”,努比亞miniS也能完美實現。
這張“時光切片”幫我們定格住了帝都最后一個晴朗的傍晚,也表達著所有“霧都”居民的心聲——希望2017年能有更多的藍天。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用手機去記錄城市的美景、生活中的美好以及時光的流轉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