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民閱讀時代的到來,人們習以為常的數字閱讀逐漸從零碎化向系統性演變,市場處于蓬勃發展的上升期;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注重品質閱讀的讀者選用了相比手機、平板等智能硬件更為便捷護眼的專業電子閱讀器進行常規化閱讀,如最近受到眾多消費者追捧的掌閱閱讀器,可以說隨著掌閱閱讀器的不斷改進,掌閱閱讀器從硬件到服務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終端硬件比拼,掌閱閱讀器本土化優勢顯現
從亞馬遜推出第一款電子閱讀器Kindle以來,過去9年時間里,國內不斷有新廠商入局電子書閱讀器市場,特別是自2015年推出掌閱閱讀器以來,2016年當當、京東等國內圖書電商也紛紛跟進推出其新款閱讀器,與此同時,閱讀器不斷提升的硬件性能令其體驗也變得越來越好。
硬件上來講,目前進口電子閱讀器和國產品牌在滿足用戶消費習慣和定位上有不同的特色,如kindle一直堅持4G內存,而國產品牌內存容量比kindle要大的多,如掌閱新款閱讀器就支持了8G內存;掌閱閱讀器之存儲容量比較大能存入更多的PDF或者漫畫讀物類資源,這一類形式的文件呈現方式與紙質書類似,轉碼方便,但缺點是占內存空間比較大;另一方面,國內閱讀器普遍比kindle大一號,如掌閱閱讀器發布的據稱更接近真實紙張閱讀的6.8寸屏;其實,大屏閱讀習慣,是紙書開本的延續。
多元需求時代、多元化服務成決勝關鍵
伴隨著國內原創網絡文學的興起和風靡,掌閱閱讀器的優勢已經十分明顯,掌閱閱讀器能借助多元化內容服務、滿足用戶多元化閱讀需求,或許在未來閱讀器角逐中能占據更大的競爭優勢。
掌閱閱讀器是以國內做內容資源出生的老牌數字閱讀企業,掌閱閱讀器在圖書的投放量上擁有不少優勢,這也是購買這類型設備用戶所看重的。用戶可以通過掌閱閱讀器書城進行相關書籍購買,也可以直接將下載的書籍導入到設備當中。掌閱閱讀器書城中圖書種類相當豐富,包括經典著作、連載原創小說、熱門雜志、漫畫等多類圖書、資源總量超過50萬冊、在國內讀物上超過了Kindle。
展望未來,隨著數字閱讀行業的不斷深耕及對消費者需求喜好的進一步挖掘,電子書硬件為王的態勢或將改變,而當行業跳出單純的硬件參數的比拼之后,避免同質化競爭,塑造自身特色,結合更完整的內容生態打造差異化優勢,無疑將有助于掌閱閱讀器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