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總理李克強給海爾“人單合一”模式點贊;近日,“人單合一”模式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教學案例。據悉,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已經在美國GE Appliances的First Build成功落地,吸引了華爾街日報、BusinessWire、TechCrunch等多家海外知名媒體的聚焦,主流觀點對First Build烙上“海爾印記”給予了高度評價。
觀察:多家外媒集中報道First Build烙上“海爾印記”
2016年6月,GE Appliances正式加入海爾這個全球化大家庭,不到一年時間,First Build已經在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的推動下,完成了由企業直接投資向開放鏈接社會資源的全面升級。在全方位鏈接外部資源的同時,First Build積極改革探索,將美國員工轉變為“創客”。可以說,“人單合一”模式已順利融入美國GE Appliances的骨血,并助力這個美國百年品牌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新聞稿發布和信息披露服務提供商BusinessWire發文稱,“First Build是GE Appliances、海爾共同支持的全球性協同創造社區,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等的創新能力,改變了大家電的構思、設計和制造方式。”
此外,First Build總部所在的路易斯維爾市市長Greg Fischer,在insider louisville網站上發表言論稱,“海爾收購GE Appliances將有利于整個城市、家電行業乃至員工的發展。”Greg Fischer還表示,海爾的到來不僅給美國當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將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海爾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公司,其本土化發展的海外戰略實現了與用戶的零距離溝通,也為產品的高效研發提供了可能。”
事實上,之所以能與海爾“人單合一”模式迅速實現跨文化融合,得益于First Build眾籌創新的思路與海爾讓用戶全流程參與的思路完全一致。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華爾街日報》在一篇名為《A New Approach to New Products》的文章中提到,“First Build是開放創新中最雄心勃勃的嘗試之一”;美國最受尊敬的雜志之一《大西洋月刊》則提到,“First Build是獨一無二的,作為GE Appliances的子公司,它將靈活的制造商精神帶入了產品設計過程”;被稱為“美國互聯網產業風向標”的科技類博客TechCrunch則刊文表示,“First Build一直是一個真正驚人的勝利。”由此可見,全球主流媒體都看好企業開放讓用戶參與創新的發展趨勢。
洞察:First Build轉型背后是全球化的“人單合一”
具體來看,引入“人單合一”模式給First Build帶來了新資源、新動力和新實踐。近日有權威評論指出,海爾“人單合一”這種管理新思維超越了“全球化”的語境,以員工創造用戶價值驅動代替傳統的薪酬驅動,打破了各種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限制,讓企業實現全球資源協同,在世界各地的業務都能圍繞用戶需求迅速發展起來。
現在,First Build不再只是一個家電領域創新的開放眾創平臺,更吸引了福特、阿迪達斯等跨領域的多類產業資源和眾多創客加入,成為一個全領域、多資源均可進入并實現多方聯動創新的大平臺。2016年底,First Build憑借眾籌創新模式入選了《福布斯》“2017年10大發展趨勢”。此外,在員工積極性提升和外部跨產業資源的助力下,First Build 2017年鎖定20%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目標。
正如First Build社區經理Justin Berger所說,“我們打開大門,最先進的制造工藝正以First Build為平臺向全世界開放。”到2016年底,First Bulid聚集了10384名活躍社群用戶和近3萬名社交媒體粉絲,并在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的推動下實現盈利,為百年企業GE Appliances的營收做出顯著貢獻。
據了解,First Build的成功轉型也是繼“人單合一”模式協助日本三洋白電8月止虧后,是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在全球化道路上的又一落地成果。由此可見,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將在跨越多元文化障礙、在全球穩步推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速全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