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海一不滿12周歲的小孩在騎行ofo共享單車時發生車禍,被大巴車碾壓,經搶救無效身亡。這是上海共享單車新規出臺后,首例共享單車交通事故死亡案例,遇害者還是一名未成年兒童。
騎著ofo小黃車的孩子遭大客車碾壓
事故發生后多位專家指出,悲劇的發生是偶然也有必然,除了監護人的責任外,ofo車輛的鎖具過于簡單、大量小款車型投放在校園周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騎行的可能,加大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小學生在大街上騎著ofo單車
此前,上海市編制的全國首個共享自行車團體標準中,明確要求共享單車“應裝有機械、電子通信和互聯網功能的防盜鎖”“應配備車載衛星定位裝置”。對此,ofo工作人員也表示:“考慮到現有衛星定位裝置的精度水平,對解決‘亂停車’和偷車問題都不能說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因此對于有關車載GPS的規定,企業目前有一定的保留”。
但3月26日孩童騎共享單車遇交通事故身亡的慘劇發生后,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表示,已明確告知ofo方面,要求其研發智能鎖具與衛星定位替換現有設計,預防12歲以下孩子騎行。
對于上海市自行車協會的要求,ofo或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對此,我們特意咨詢相關人士對此事的看法。
有律師表示:從法律角度來看,ofo是共享單車提供者,若是因為管理上的漏洞導致孩童取得自行車并發生交通事故,那么ofo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此,上海自行車協會要求ofo用智能鎖更換現有設計,對于ofo來說是有必要的。畢竟機械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長此以往ofo遇到的交通事故一定會增加,對于企業來說是繞不過去的坎。
但也有專家表示:ofo此前投放的共享單車多數都是沒有安裝GPS、使用單一密碼機械鎖的車輛。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市場上存在的ofo機械鎖共享單車約有80余萬輛,要全部更換智能鎖并安裝GPS定位系統難度不亞于重新造車。并且,這些車輛都沒有定位系統,是否能全部找回?需要多長時間?都還是一個未知數。真正操作起來人力和資金都要成倍增加,難度太大。
共享單車的競爭是產品技術、運營和資本實力的綜合較量,ofo前期為了搶占市場,輕視產品設計,簡單粗暴投放車輛,現在遇到了嚴重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