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ofo,已再無最初“和藹可親”的模樣。
3月26日,上海發生一起不滿12歲兒童騎行ofo單車車禍,騎行單車的男童送往醫院之后救治無效死亡。
4月2日,深圳市南山區官龍路,發生一起兒童騎行車禍,這位不滿10歲的孩子所騎行的還是ofo單車,所幸無生命擔憂。
據微博“現代快報”報道,4月4日下午,在天津再次發生一起未滿12歲兒童騎行ofo單車車禍,單車的手柄就這樣直插孩子脖頸,那痛苦的表情見者同情。
10天,3起車禍,都是兒童,照片觸目驚心。筆者不禁想問,Ofo到底是怎么啦?
ofo走到今天,不可否認當時為了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因其機械鎖的天然漏洞,眾多弊端也日益凸顯出來。
首先,就是近日最嚴重的問題,誘發未滿12歲兒童騎車,導致兒童騎車安全事故頻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并且,此前上海市質監局官網上也正式發布了《共享自行車》和《共享自行車服務》兩個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集意見。意見稿中明確規定,用戶年齡必須在12歲以上。
但由于ofo機械鎖單車“一車一密碼”,所以“一次使用,終身免費”、“密碼不打亂,人人可騎”等現象也是普遍存在,所以這些漏洞也不免被一些小孩鉆了空子。甚至ofo車鎖“破解技巧”在小學生中還廣為流傳,憑痕跡猜密碼。而國家這一明文規定也因此“漏洞”變得形同虛設。
其次,誘發人性之惡。資深羊毛黨,占為己有等現象也是日益加深。從校園這一單純封閉市場起步的ofo創業團隊,可能嚴重低估了城市這一復雜開放市場的人性之惡,而使用“機械鎖”這種低成本的鎖具無疑就是在引誘人性之惡。商業文明不是用來測試人性的,好的設計能夠激發人性之美,而壞的設計則會誘發人性之惡。很不幸,ofo屬于后者。
就目前而言,在不考慮ofo剎車失靈、容易掉鏈子、車胎易壞等問題之下,僅僅就ofo機械鎖的問題已經百弊叢生。這種不計后果的大量投放,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為了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ofo應該盡快給出一個解決方案了,還有那些至今“流落在外”存在著巨大安全隱患的機械鎖單車也應該啟動召回計劃才是對用戶生命安全最大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