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出天子,制禮儀,次序天下,對古老的龍,也要具體的形象化。此龍,選用奇特玉材,集眾物形態之靈形,采用陰線,斜刀技法琢成。刀法嫻熟,一氣呵成。馬頭,牛鼻,鯊魚嘴,目雷紋眼,羊角,蛇頸,單人足,鳥肚,虎尾,魚尾紋。造型完整,形象生動,威猛有力。此玉龍, 隨光變化奇幻無窮。形成于西周早期天子戴于胸前以示威儀。
北京故宮博物院表示當今國內高古玉市場并不十分火熱,存世量的稀少與贗品充斥使得高古玉價格難以歸真,加上金融風暴的沖擊,高古玉的國內市場價值大大低于其真正價值。當前情況下,收藏高古玉不失為一次絕好時機
鑒賞高古玉有許多方法。除了傳世品,高古玉深藏地下兩三千年以上,會發生一些“質變”,比如氧化白斑(俗稱灰皮)、鈣化、瓷化、晶狀物析出、次生物出現。不同的物質沁入玉器里面,就給玉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叫做沁色。有紅沁、朱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受沁程度要因土壤、氣候、壓力、溫度等條件而異。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里地去分布,有一種層次感、靈動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而現代沁染的玉器,發色死,附在表面,沒有層次感。
大部分高古玉都是用和田玉制作(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用地方料較多),當下,和田玉開采難,出產漸少,其價格已經非常高,而高古玉的作偽者出于對成本和加工難度的考慮,往往用青海玉、京白玉或俄羅斯玉作假。而這些玉要么缺乏硬度,要么就是缺少和田玉的溫潤感、油脂感。和田玉比一般玉石密度大,分量重,握在手中有下墜感。
高古玉器不僅有古樸的包漿、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而且又有神韻鮮活的外表,而現代的仿品卻缺少高古玉獨有的神韻。收藏愛好者要多看一些權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為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出自文物部門或博物館,看真東西多,理論水平高。另外還可以到各地的博物館、文物商店去看看真品,也能提高鑒賞能力。古玩市場也應該常去,在那兒可以掌握現代仿品的變化情況,了解贗品才能體會真品的可貴。
1,斷新老:器物的鈣化,沁色過渡自然,并且深入肌理。(短時間作假,絕對不會如此)
2,看包漿:古玉除了被腐蝕外,都會有包漿,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漿應該與外面的包漿一致,并且渾然一體。有的還會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時存在。
3:盤玩時,有鈣化的地方會慢慢的變回玉的本性,根據鈣化的輕重,時間有長有短;上面的沁色會逐漸變淺,但不會消失。完全變化后,玉器會很潤澤。假貨則絕對不變。
4:把玉器放進80度左右的溫水中,鈣化的,會從裂縫中連續不斷的冒出細小的氣泡(因為鈣化后,改變了內部分子結構,變得疏松了)。沒有鈣化部分不會出現此現象。
5:放進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會感到有一種粘粘的感覺。并且每次都如此,直到盤玩通透。
6:盤玩中的器物,見到汗液或是水后會有一曾灰皮出現。(出灰現象)
7:用PH值試紙測試,基本會成中性。(與當地土壤結構也有關)
8: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紋,這是由于玉器長期在地下,受地熱,地濕等影響,張裂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玉九裂”。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個明顯的特性。
9:出土玉器都有陰陽面,因為受地濕地熱礦物質等的影響,陽面變化較陰面變化小,也就是鈣化,沁色,腐蝕等比陰面差。
10:看反光,因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同的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