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音樂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娛樂享受,因此耳機也成為年輕人必不可少的聆聽工具。
無論是外出還是待在家中,無論是走著,還是坐著、躺著,都要戴著耳機,估計不久它出現的頻率就要趕上手機了吧?
每個人對耳機的需求不同。耳機發燒友對音質的追求高于一切,他們很愿意花高價買一副好點的耳機。
當然,大多數人只是使用作為聆聽設備隨機附贈的耳機,或者他們會去選購一條不算太貴的耳機。
但無論是愛玩耳機的發燒友,還是普通聆聽用戶,大多沒怎么提起對耳機保護的重視程度。所以就會發現,耳機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脆弱。但其實平時多注意幾個細節,耳機用個幾年根本就不是問題!
耳機外出使用時,經常遇到扯斷線材的問題。像電影或者宣傳廣告里帶著耳機愜意聆聽的畫面在現實中是不多見的,忙碌起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沒有那閑工夫去留意耳機線材的保護。
大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地鐵上、公交上、過道上、馬路邊聽歌的年輕人,因為只有學習、工作之余的這點時間,大家才有空來聽聽音樂。所以我們看到的場景就是這樣人挨人、人擠人的 。
在擁擠的環境中最容易扯斷的就是耳機線材,特別是隔音效果好,佩戴穩固的耳機,更容易被拉扯,外出聆聽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外出時不聽音樂是不現實的,但在人擠人的環境下要注意耳機的梳理,不要被別的東西拉扯到,不使用時要放進收納盒里,另外要特別注意保護耳機的單元。
隨著耳機的普及,有的音樂愛好者養成了睡覺聆聽的習慣,甚至不聽音樂很難入眠。其實睡覺前聽聽歌放松心情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小編并不倡導戴著耳機入眠,不僅損害耳機,對自身健康也是不利的。
耳機本身就不是為了在睡覺時使用的,睡著時不可能完全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就難免會扯到耳機或者使線材纏繞在一起而導致折斷。
頭戴式耳機也一樣,如果睡覺的時候壓在身下或者被擠迫那么誰也不能保證它不會受到損壞。頭戴式耳機的頭梁、力臂或者折疊桿處都是比較脆弱的地方,受到擠壓變形的時候極易扯斷。
睡前聽音樂有助于睡眠,所以并不是說睡覺前不能聽音樂,但是要記得在入睡之前把耳機取下來。
或者我們可以不使用耳機,放個音響,聲音開小一點聽著也很舒服。目前市面上很多音響還帶有時鐘顯示、鬧鐘以及FM收音等功能,就是專門為睡眠聆聽設計的。
耳機保養除了注意不同環境下的使用外,平時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下面幾點你有注意嗎?
汗液容易腐蝕線材
運動容易出汗,人體分泌出來的油脂類東西對于線材有腐蝕作用,時間久了線材會老化導致開膠或者容易斷裂。
彎折容易折斷耳機線路
沒有整理好的耳機放進口袋中容易折斷內部線路,接頭部分接觸不良是很多耳機都經常發生的事情。
音量過大損傷耳機
很多人喜歡開很大的聲音聽音樂,這不僅會傷害耳朵,影響健康,而且會造成振膜的褶皺,嚴重還會燒傷音圈。
避免磁干擾
因為耳機采用磁體單元,靠近強磁會使單元磁體的磁性下降,時間久了就會使耳機靈敏度降低。
潮濕會使耳機出現偏音現象
濕度太大會造成耳機內部的焊點上銹,電阻增大,從而產生偏音現象。
容易偏音
動鐵耳機與動圈耳機的內部結構不同,多單元動鐵耳機在受到磕碰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偏音現象,所以動鐵耳機不經摔。
避免拆完裝不回去
很多發燒友好奇心很重,拿著耳機就喜歡拆拆看,結果卻裝不回去,好好的一副耳機就毀了。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沒那么專業的話,還是不要隨隨便便拆耳機。
以上幾點也許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見解和知識,但卻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幾個細節,希望能幫助你糾正使用耳機錯誤習慣,get到了嗎?
第一曲:The Chainsmokers / Halsey《Closer》(歐美)
煙鬼組合與Halsey合作的歌曲《Closer》,男聲和女聲結合得很好,特別是女聲部分,乍一聽好像聽到了當年Justin Bieber的音色,混音處理超贊,反正我是聽得耳朵都快懷孕了。
第二曲:周傳雄《今宵酒醒何處》(國語)
以北宋詞人柳永詞作《雨霖鈴》中闡述的離愁作為引子,歌詞宜古宜今,古典樂器的伴奏映襯出一段良辰美景。
第三曲: 張學友《分手總要在雨天》(粵語)
張學友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歌神,他的這首經典之作讓人想起當年的黑膠碟。原汁原味的唱法,唱得心痛的人更加心痛。但縱是苦情歌,經典之聲還是能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