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強調個性與質量時,已經偏向精神生活。精神消費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消費,它不存在庫存的概念,只有這種能夠被清庫存的生意才能永恒的做下去。
現在是一個打群架的時代,大家都在做跨界,不跨界的人比起跨界的人是缺胳膊少腿的。
——暴風創始人·馮鑫
早在“BAT”三家巨頭陸續發布智能音箱產品,一頭扎入AI浪潮前,2017年5月,暴風就推出了集成Echo功能的電視機X5 ECHO,這也是國內第一個把Echo推向消費者的產品。Echo,是亞馬遜2014年推出的一款智能產品,沒有高調宣傳,甚至沒有發布會,這款產品卻一舉引爆智能音箱之熱,在 2016 年賣出了超過 650 萬臺,相當于在13億人中,每 200 人中就有一個人參與了購買。
也正是它的成功,讓國內外的多家科技公司發覺,這是未來一個重要的交互入口,科技公司在里面承載自己的電商、服務和內容,構建自身的商業生態。
暴風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也是這樣認為的。
事實上,暴風雷厲風行,并且走的更遠。2016年,暴風徹底完成了從視頻播放平臺到DT大娛樂平臺的轉型,未來十年,暴風的戰略濃縮為“N421”。“4”是指4塊屏幕,PC、手機、VR和TV。“2”指屏幕上跑的核心內容,影視和體育。“N” 代表著廣告、電商、金融、硬件、O2O和游戲等多種商業形式和載體。剩下的“1”是指1項核心技術打通平臺與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互聯網娛樂服務。搶占了硬件入口和軟件服務內容的暴風,在娛樂新時代將如何布局?
伴隨消費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消費升級悄然發生。第一次消費升級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第二次消費升級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零售業發展,家電迅速走入千家萬戶。目前正在發生第三次消費升級,強調服務消費和品質消費,追求消費個性化、時尚化。從NECI( Yili New Economy Consumption Index,簡稱NECI)發布的《2017年中國消費升級指數》中的數據顯示,自2000-2015年,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構成中,教育文化娛樂的比重增加,是消費升級的路徑。
馮鑫判斷,當消費者強調個性與質量時,已經偏向精神生活。精神消費是一種沒有天花板的消費,它不存在庫存的概念,只有這種能夠被清庫存的生意才能永恒的做下去。面向精神生活的暴風,恰恰趕上了這波風口。對大眾而言,精神生活就是娛樂,無論電影、游戲、電視、小說還是音樂,都屬于這個范疇,它們在消費者腦子里構建出另外一個場景,“然后讓他爽,所以本質上這是一個讓消費者爽的生意”。那如何刺激消費者的精神消費行為呢?
暴風的經驗是,靠互聯網,互聯網是這個體系的Key?,F在,我們大部分人獲取書、視頻、音樂等等信息,都通過互聯網獲取,互聯網本質上把許多東西信息化,再進一步,互聯網中關鍵的一個部分是可聯網的屏幕,人類99%的信息是從眼睛獲得的。在暴風的思考里,PC、手機是過去的兩塊屏幕,再往后的兩塊屏幕是VR眼睛和家庭聯網的電視機。企業要想把握精神消費的主導權,一定要在互聯網,在可聯網的屏幕上做好布局。
研究今日頭條不止一兩年的馮鑫覺得,今日頭條已不容小覷,“敲開了BAT的大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皇冠已經戴上。”誠然,今日頭條模式下,內容根據用戶行為個性化推薦,每時每刻都能刷出不同的內容,用戶粘性強。簡言之,千人千面,沒完沒了、且每次如初見。
2016年,暴風體育成立,產品定位明確,即通過數據分析能力提供符合用戶偏好的個性化內容。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模仿,馮鑫看出了今日頭條的弱點——用戶在今日頭條基本只看首頁,但二級頻道的運營并不好,這是所有垂直領域的機會。之后,內容信息流也給暴風體育帶來了驚人的回報:產品的打開點擊率從之前的百分之十幾暴增到百分之六十,增長率高達5倍之多。留存率從原來的20%提升到40%,高于行業水平20%近一倍。
體育是殘酷的。但暴風正在找準自己的節奏,制作能力、產品能力、留存用戶能力、商業能力、團隊能力步步配合好。不說自己要做多大,而是把最小的事情做到極致。比如,下周再出一個內容版本,讓用戶看比賽的時候更過癮,能摔酒瓶子。
因此,對所有體育內容平臺都需面對的版權采購問題,它們奮力直追。在對手擁有了NBA、英超等強勢的獨家版權后,暴風體育獲得了2016-2017賽季中超聯賽新媒體轉播權。2016年5月,暴風與光大資本共同投資設立的上海浸鑫并購基金完成了對國際體育媒體服務公司MP & Silva Holdings S.A(簡稱“MPS”)65%股權的收購。據了解,MPS業務范圍覆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擅長全球頂級體育賽事尤其是在足球領域的經營。
不久前有人告訴馮鑫,做硬件不賺錢。“不做硬件,企業未來就喪失成為互聯網入口的機會。” 馮鑫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互聯網的收口機會是不斷變化的。早期是一些門戶網站,后來百度才是收口,整個互聯網的生意都靠這種收口的機會來支撐。360用瀏覽器,搜狗靠著輸入法都賺了錢。到了后來,收口單位變成硬件了,小米就是APP和硬件并行的策略。到現在,人們很少下載APP,尤其是互聯網電視。
馮鑫曾算了一筆硬件UP值的帳,用以驗證他的觀點:一款手機最多活一年,一個電視機能活3-4年,當你賣到1000萬臺以上,你就可以靠4年的UP值賺錢了。此外,在互聯網電視行業,消費者信賴的只有幾家,第一名最多只占20%,那么一個市場就能養活5-10家企業。這個生意一定是賺錢的。
“下一個10年,暴風要成為新娛樂平臺的領導者。”暴風十年的搖滾嘉年華舞臺上,馮鑫神采奕奕地描繪未來的戰略——意圖明確,劍指娛樂領導者。在這個被馮鑫稱為“打群架的時代”,我們拭目以待暴風的華麗轉身。